被告如接受,审判机关即可以此推定下判,从而结束纷争,举证责任也随之消失。被告如不接受,举证责任就发生转移,即由原告转移给被告。这也是举证责任的自然转移, 。故建议:坚决予以废弃。 【作者简介】 裴苍龄,西北政法学院教授。魏虹,单位为西北政法大学。 【注释】 [1]罗玉珍、高委主编:《民事证明制度与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7.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处罚原则,代罚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在社会尚未能接受单位犯罪的概念的情况下,它不失为一种因时制宜的应对措施;其次,它重视单位 处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事实上发挥了抑制和打击单位犯罪的效果。但这恰恰是当时立法和理论均认为单位不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的背景下的变通产物,在1997年修正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2.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处罚原则,代罚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在社会尚未能接受单位犯罪的概念的情况下,它不失为一种因时制宜的应对措施;其次,它重视单位 处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事实上发挥了抑制和打击单位犯罪的效果。但这恰恰是当时立法和理论均认为单位不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的背景下的变通产物,在1997年修正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38.html -
了解详情
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5]从那时起,揭开公司的面纱这一理念便被广泛地接受,并作为加强股东承担公司债务的责任方式来使用。在美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场合 二)单位人格否认的理论特征 1.单位人格否认的前提,是对单位犯罪制度的承认。单位人格否认论,不同于单位犯罪否认论。后者是认为单位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彻底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5.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犯罪的人员,都是共同犯罪人,都应当承担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2) 对犯罪的单位,不以犯罪集团论处。刑法对集团犯罪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 揭开公司的面纱。[7 ]从那时起,揭开公司的面纱这一理念便被广泛地接受,并作为加强股东承担公司债务的责任方式来使用。在美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场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1.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犯罪的人员,都是共同犯罪人,都应当承担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2) 对犯罪的单位,不以犯罪集团论处。刑法对集团犯罪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 揭开公司的面纱。[7 ]从那时起,揭开公司的面纱这一理念便被广泛地接受,并作为加强股东承担公司债务的责任方式来使用。在美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场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8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应当将胡某、赵某作为两个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列为被告人,并适用单位犯罪的条款追究刑事责任,单位不列为被告。 可见,自然人分别注册两家以上公司 措施。 1、担保。这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单位提交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或者提出一定的单位作为保证人,以保障犯罪单位接受侦查、起诉和审判的一种担保方式。保证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34.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自首或单位集体决议自首后,某几个责任人员仍拒绝供认犯罪事实或不配合接受调查。对此,笔者认为,对于这些人而言,仍应当认定自首,但在处罚上可以对其不予以 主动投案,且在侦查、起诉阶段如实供述,但在庭审阶段均翻供的,单位不成立自首,个人也不应认定为自首;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翻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9.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自然人,其实施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应做自然人犯罪处理。换言之,在单位不构成犯罪的情形下,单位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能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存在着完全对立的肯定论和 恐怕是对传统刑法理论冲击最小的理论。如果刑法理论接受了这种突破,那么需探讨的问题就从能不能替代转化为为什么需要替代。〔20〕从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2.html -
了解详情
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viii]从那时起,揭开公司的面纱这一理念便被广泛地接受,并作为加强股东承担公司债务的责任方式来使用。在美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场合 并没有直接实行犯罪,那么其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是什么呢?由于直接实施犯罪的单位不具有犯罪主体的资格,因而幕后操纵者的操纵行为相当于刑法理论上间接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