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使债务人因合同关系的存在而陷入债权人的奴役。有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第12条、第13条 ,第三人(次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应当向债务人本人为之。而我国合同法上的代位权制度在这个方面,突破了传统民法上的代位权理论,其重大突破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5.html -
了解详情
出发,又应对权利转让作出适当限制,即要求转让应征得债务人同意。 统一合同法在合同权利转让制度中,究竟应当如何协调转让人、受让人、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对此,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 〔12〕参见陈安主编《涉外经济合同法的理论和实务》第103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84.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其进步性,但是由于《合同法》并没有解释其制度根源,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纷争,最具代表性的争论是这些规定是否 约定的契约自由精神,但并没有赋予委托人承担债务后的介入权。 由于两种法律制度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范围不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以及立法者追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72.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使债权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合同法制度。尽管如此,由于《合同法》对预期违约条文规定过于简陋,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莫衷一是、 对于承担何种违约责任却未作出具体规定。如此规定是否意味着预期违约行为同样可以适用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一章的所有责任形式?如的确如此,那么对于债务人有能力履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63.html -
了解详情
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明确肯定的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默示预期违约制度起源于英国法院1894年辛格夫人诉辛格(Synge v. synge)一案2,它是 三卷,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1. 刘凯湘、聂孝红:《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适用范围上的缺陷》,载《法学杂志》2000年第1期。 1 该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外效力,是债的效力扩张,与债的效力有一定联系。因此,《合同法》将该制度规定在债的履行当中不尽合理。然而,在我国〈〈民法典〉〉尚未 近期可消除。因此,国家有权部门作出严格、具体的司法解释不失为推动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目的实现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吴清旺 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法律系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82.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赠与为诺成合同最直观的标志。由于日本民法、台湾地区民法以及我国合同法上存在赠与之任意撤回制度,这也就决定了这三个国家或地区民法中的赠与合同均 的撤回权,因此不属于此处所说的法定撤回权的继承问题。 [19]王洪亮:《合同法难点热点疑点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35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25.html -
了解详情
还极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要,有鉴于此,立法机关决定制定一部统一的合同法,使三足鼎立的合同立法趋于统一和完善。〔1〕 笔者在参与这项举世瞩目的、浩大 ,又向要约人发出电报,撤回承诺,可见到达主义也存在弊端。 我国统一合同法在合同的订立制度中,究竟应采纳哪一种观点,值得研究。我们认为,对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11.html -
了解详情
为我们在司法实践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目前的代位权制度在《合同法》中的规定太抽象,太严格,尽管在仅有30条的《合同法解释 实践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注释: ①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合同法解释与适用》,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第31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42.html -
了解详情
所交付的标的物不存在任何物的瑕疵和权利瑕疵,以此实现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综合于合同法总则一般给付障碍法的转变。货物瑕疵检验和通知义务以及货物减价虽然 债权人不仅可以免除对待给付之义务,而且还可以不再受领给付。由此可见,解除合同制度的功能在于使债权人重新获得处分的自由,也就是说,并非单纯在于对债务人实施制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