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的本意在于平衡正当利益的失衡状态。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归责原则,是指侵害商标权的损害事实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确定侵权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应依照何种根据, 是关于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规定。而有的学者认为,商标专用权一词,未能揭示出商标权作为无形财产权的精髓,无法涵盖注册商标所有人享有的权利。对此,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56.html -
了解详情
的抢夺。这种现象虽然不如域名抢注频繁,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中文域名的推出,使反向抢注日趋增多。国际公约中已经有商标权人在域名注册中滥用权利的相关规定。 [13]反向域名侵夺(Reverse Domain Name Hijacking)一词就来源于ICANN(国际互联网名址分配公司)在199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69.html -
了解详情
.2.1知识产权法的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IPR)的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反不正当竞争以及在美国的知识产权中还规定了 ]。 3.2现有的知识产权法保护存在局限 当前,绝大部分国家,都是采取著作权法、商标权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交叉保护模式。但是,这种保护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978.html -
了解详情
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人民法院依据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审理的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可参照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人民法院对注册商标权 进行财产保全的解释 (2000年11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第1144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委员会第182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821.html -
了解详情
应还知识产权法本色[N].经济参考报,2017-09-12(8). [13]吴伟光.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体系性理解及其制度异化的纠正[J].现代法学,2019,1. 可以要求在先使用人附加适当区别标识。笔者认为,该规定将在先使用人对商标权人注册商标的合法使用限定在原使用范围内,对在先使用人扩大市场规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680.html -
了解详情
前注[4],李明德书,第288~289页 [14]在普通法国家引入商标注册取得制度之前,未注册商标权可以通过相对较短时间的使用而获得。See David I. Bainbri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6th Edition, Longman,2006, p. 73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690.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构成商标直接侵权通常无需考虑其主观状态,即在主观上无论行为人是否知道商标权人的商标是否存在,或是否为注册商标,只要客观上行为人使用商标的行为 包含了行政处罚的内容。 四、商誉损害: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基本前提 如前所述,保护商标权的目的在于禁止混淆,这种混淆按照现代商标理论不仅包括商品来源的混淆,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434.html -
了解详情
。 [10]See note[2],p.599. [11]See Hanover Star Milling Co. v. Metcalf, 240 U. U.S. 403, 413. [12]商标功能之演进与商标权性质的微妙变化,请参见杜颖:《商标反淡化理论及其应用》,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697.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商标权利系由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创设,也就是所谓的商标权的注册取得。自1857年法国颁布《注册商标法》之后,商标注册制度开始受到人们 才有可能存在。假冒的不正当竞争实质反过来也说明了为什么只有通过使用才能获得商标权。有关商标的普通法围绕着成为其基本理论基础的使用原理,随着个案的累积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63.html -
了解详情
侵占、信誉降低等不利益。TRIPS协议第16条明确规定以可能产生混淆作为侵犯商标权的必要条件。美国《商标法》第32条,我国台湾地区《商标法》第29条 工作的需要,已经在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将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作为认定侵犯商标权行为的必要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致消费者对商品/服务的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