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及人身损害司法解释。 处理机构不同 工伤由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处理. 一般人身伤害直接由法院受理和审理。 伤残鉴定机构不同 ,伤者及其家属应在受伤害或职业病鉴定后1年之内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后,何时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赔偿,法律对此不严格执行一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521.html -
了解详情
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因为反悔而起诉到法院的,不管是主张调解协议违反合法自愿原则,还是主张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和 (五)支付令被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的劳动仲裁前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79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处理程序是这样的: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如果工伤认定结论被维持而企业仍不履行义务,则当事人还要再经过仲裁、民事一审、二审,甚至最终进入执行程序,这些 。劳动争议有一定的管辖,必须经过劳动争议前置程序,要经过劳动仲裁的前置程序,法院才有管辖权。因此,如果法院在审理工伤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对民事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837.html -
了解详情
该意见第五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发现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确认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此期间,作出工伤 收到生效法律文书之日起恢复工伤认定程序”。该条的涵义是,认定工伤的前提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实际上,目前各省级法院的做法,虽然部分解决了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48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程序来处理,采取仲裁前置的“工伤认定——复议——行政诉讼——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的解决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上述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一、 权益。目前,劳动者发生工伤后,都要先进行工伤认定,对工伤认定不服的,还要提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193.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因为反悔而起诉到法院的,不管是主张调解协议违反合法自愿原则,还是主张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和 。 (五)支付令被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的劳动仲裁前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299.html -
了解详情
安排。不管是企业中的劳动者、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者,还是农村的农民都成为国家管理的对象。劳动者被安排后也无法自由流动,丝毫没有选择,国家成了唯一的 有范围限制,这样就可能导致一些劳动争议由于不属于劳动仲裁机构受理范围,或者因劳动仲裁机构错误地不予受理,而无法诉讼法院,最终导致当事人诉权无法实现。由此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603.html -
了解详情
时要注意存放地址和时间)三、程序方面的其他问题7、在劳动仲裁程序中遗漏了必须共同参加仲裁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在一审诉讼程序中可依法予以追加,无须再行仲裁 证明已支付的工资包含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和加班工资的,可以认定用人单位已支付的工资包含加班工资。但折算后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4.html -
了解详情
环节,从认定到行政诉讼二审结束的4轮程序,大约也要一年时间。再算上劳动仲裁到民事诉讼的一审和二审,走完所有的法律程序则需1年半至2年时间。 和能力低下而数量庞大的社会现实,为减少法院的工作压力而把工伤认定交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但劳动行政部门一直以来的认识是把工伤认定看作是自己的行政权力,而且乐于把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418.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仲裁,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法院起诉。 三、煤矿工伤事故赔偿的法律适用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与 第一条也作类似解释。这是我国目前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定。但由于这些规定还是非常抽象,我们很难对事实劳动关系做出明确具体的判断。 一般来说,作为事实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5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