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成为调整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当事人不再是民事审判的客体而是民事诉讼的主人;民事诉讼的功能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理解为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 变革的期许。 我国现代型诉讼面临的问题可以从理论和制度两个层面分别说明。从原理上说,现代型诉讼具有不同于传统民事诉讼的诉讼结构,奉行协同主义而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世界民事诉讼的改革走向不甚了解。而欧美民事诉讼程序涵盖了当今世界两大民事诉讼模式,即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有鉴于此,在我国民事审判改革 5%的案件才进入审理阶段。因此,对民事诉讼程序来说,主要对庭前程序进行改革:1.在证据开示程序中导入公开制度。1980年以来虽然对加强发现程序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13.html -
了解详情
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或补充,使之更加规范、合理,更加符合公正的要求。笔者对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因此,试图就如何完善该制度, 因该委员参加讨论而影响公正处理,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民诉法》应解决如何将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委员会委员的问题,即从程序上规定,当事人如何申请具有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28.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矛盾,滋生不稳定因素。 (二)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缺失引起的问题 1.立法层面的问题通过比较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可以发现二者在 自身受到损害,从而受害人提出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应当被国家法律作为明文规定公开执行,具有法律效应,同时在刑事诉讼审判之后提出民事赔偿的不在此范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97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矛盾,滋生不稳定因素。 (二)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缺失引起的问题 1.立法层面的问题通过比较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可以发现二者在 自身受到损害,从而受害人提出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应当被国家法律作为明文规定公开执行,具有法律效应,同时在刑事诉讼审判之后提出民事赔偿的不在此范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560.html -
了解详情
《消费者权利保护法》中都包含保护公共利益的主要内容,以及关于公益诉讼的立法思想和基本依据。 公益诉讼在我国民事诉讼的法律体系中已经存在根源以及依据。例如 ,我国在司法实践方面的开拓为我国建立和规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可贵的实践价值以及实践意义。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关于公益民事诉讼的实践尝试以及开拓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132.html -
了解详情
的依据。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和法律规定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外,质证必须公开进行。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 书面材料或者视听资料作证和答复当事人质询。 二、证据评价的标准 以往我国民事诉讼审判中执行的是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学理上称之为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5.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司法实践的发展,司法审判在具有发现法的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了生成法的功能。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曾经把隐私权作为 特有的案件受理程序,使得告状难成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大痼疾。下面,笔者拟以一具体案例对当事人和正当当事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作一分析。 「案例」 199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36.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司法实践的发展,司法审判在具有发现法的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了生成法的功能。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曾经把隐私权作为 特有的案件受理程序,使得告状难成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大痼疾。下面,笔者拟以一具体案例对当事人和正当当事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作一分析。 「案例」 199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35.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尽人意,暴露出不少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民事诉讼的简易程序做重新检视,进而重构我国的民事简易程序。本文拟从审判实践出发,粗浅地分析简易程序中存在的 程序时应实行听证制度。通知各方当事人到庭参加听证,由法官陈述程序转换的具体事实和理由,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解答当事人的疑问。通过公开听证的做法,确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