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1100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为个人婚前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支付按揭贷款的,离婚时,由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返还对方相当于已付按揭贷款一半的款项 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452.html -了解详情
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可见,提出离婚过错损害赔偿请求的程序是很严格的。同时,对于人民法院判决不准 金钱等不足于赔偿无过错方损失或者其共有财产分割时,过错方所分得的财产如房屋等无法通过折价或抵偿的方式赔偿对方损失的,则人民法院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889.html -了解详情
、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 2、诉讼离婚 夫妻双方单方提出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虽然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医疗费 面对婚姻法规定的不、少的后果,甚至参与人还要承担伪证罪的刑事后果,因此,“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注意诉讼权利与技巧,诉讼中对方“造假”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053.html -了解详情
,当事人无法取得,但司法机关可以调查核实。对此,当事人应当及时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调查核实证据的申请。案例四中,如果丈夫否认QQ聊天记录的真实性,则证据 无过错方的原则,法院也判决婚外情者少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3)32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510.html -了解详情
说法,离婚也得离个明明白白;另一个目的则是寄希望于抓住对方的婚外情证据,以获得离婚时候多财产,让对方搞婚外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一个目的是道德的范畴, 合起来一个离婚案件从头到尾少则4个月,多则9个月。假如在第一次提出离婚判决不准离婚的情况下,那么第二次提起诉讼,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要在六个月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14.html -了解详情
还得指望女婿或者儿媳给自己养老送终呢?只好稀里糊涂的赠与他们了,一旦夫妻俩要离婚走这一半的赠与财产时,赠与的父母们就感觉吃亏,自己当时本来就不是 双方的约定帮助还款的一方事后可以向实际借款的一方追偿,但这时一般情况下以对方已经没有还款能力,即使经法院判决了也会陷入执行落空的境地。使一方的权利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047.html -了解详情
的一夫一妻原则,而且触犯刑律,须受刑罚的制裁。这种情况下,对方当事人提出离婚法院应判决离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违背了夫妻双方应互负的贞操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另外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关于离婚得法律若干问题《5》--财产分割夫妻双方对房产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夫妻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978.html -了解详情
得利方形成一定的制约,以防止夫妻一方利用夫妻他方的人力、物力达到其目的后即提出离婚,恶意抛弃他方,变相剥夺他方对婚姻共同生活的投资和预期利益,造成对他方的 财产制的夫妻为辅。后者的适用条件是指,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夫妻离婚时无共同财产的共同财产较少,从而不足以补偿夫妻一方家务劳动价值的特殊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2.html -了解详情
_4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知识产权一旦创造完成,其财产权便相对独立于人身权,从而具有现实的性,这也符合婚后所得共同制的精神实质,更何况,婚后 。相反,如果将知识产权的期待利益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可以防止夫妻一方利用他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目的后提出离婚,恶意抛弃对方,有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42.html -了解详情
为目的形成的人身和财产上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规定禁止破坏一夫妻制的任何行为,包括重婚、非法与他人同居,虐待和遗弃另一方,这些行为损害了夫妻对方的配偶权、 有悖于民诉法主体规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离婚时,只有无过错方有权提出离婚过错赔偿,这是《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双方均有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29.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