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或因人民检察院发现生效裁判符合法定情形而依法提出抗诉,进行再审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只要确有错误即应通过再审 的执行、再一次启动再审诉讼程序。在审判实务中,一些抗诉案件审理时出庭的检察人员,除当庭宣读抗诉书以外,还要参与庭审质证和法庭辩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2.html -
了解详情
之后的再审。至于有人认为抗诉案件的再审判决未作改变,检察院可以再行抗诉,这是对抗诉意义的某种误解。抗诉是检察院对法院某些生效裁判行使法律监督权,再审案件的 再审,在我国现行四级两审制的情况下,是分别适用二审程序和一审程序,还是另定再审程序。比如,检察院抗诉,是向原审法院提出,还是向再审法院提出。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31.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重要证据不足的;㈡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㈢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㈣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时有贪污受贿 在抗诉程序中产生冲突与摩擦。尽管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曾就抗诉中的有关问题如调取案卷材料、抗诉案件的再审法院等做出过相应的司法解释,但终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0.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排列表明审判监督程序是专门用来纠正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中已生效的错误裁判的。依特别程序作出的判决,不发生再审问题,依公示催告程序、 进行再审的。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的规定,也应适用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因此,人民法院关于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1.html -
了解详情
四条申请监督人提供的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基本事实或者裁判结果错误的,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二项规定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一)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二)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205.html -
了解详情
四条申请监督人提供的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基本事实或者裁判结果错误的,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二项规定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一)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二)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464.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那么裁判就缺乏依据,不符合程序法的要求;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属于违反实体法要求;而第三项和第四项均明显属于违反程序法。 抗诉权优先于诉权那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37]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发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根据笔者了解,修正案实施后,最高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812.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的水平有待提升 1.监督工作不够全面。一是重实体轻程序。抗诉案件主要集中于法律适用错误和事实、证据认定错误,但2008至2010年间对程序违法提起抗诉 沟通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多层次沟通制度。建立健全承办人之间、承办部门之间、检察院与法院之间多层面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提出公诉主张,行使监督职能。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98.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项: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96年《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启动再审以及人民检察院抗诉再审的事由也明确规定为原判决、裁定 一范围,取消了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这一兜底规定。再审程序的功能主要在于事实纠错,而非法律适用与程序纠错。实践中,违反法定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5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而保证适用法律统一性的重任,因而最高人民法院对个案行使审判权是有限的。而根据抗诉制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所有抗诉案件,仅此 而在其他国家,或许只需要设立当事人的再审之诉制度,就足以实现纠正生效错误裁判的目的。而我国的现实却非如此,申请再审制度的运行状况从来不令人乐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