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的。而且,纠纷解决的特征在民事诉讼中一开始就被淡化而不是强化了,这一点从民事诉讼由一方当事人提起的特点即可看出。而诉讼结果要严格遵循实体法, ,事实上,大多数案件只经过了一审,败诉当事人并没有层层上诉以谋求所谓“权利保护”。使败诉当事人心理上接受判决的因素是什么呢?这个因素就是通常所谓程序本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6.html -
了解详情
伪证行为。所以这样就出现了处罚漏洞:在刑事案件中当事人自己伪造证据归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是妥当的,但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伪证行为也不予以处罚则是明显 是客观解释;如果解释者在追询立法者的原意是什么?不仅仅是通过阅读条文乃至于整个法典,而是特别注意寻找立法背景材料和权威性的文件,想探寻立法者在立法的时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279.html -
了解详情
第13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将诚实信用这样一个原本属于道德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引入到法律领域,并且从适用于私法领域 制约作用。 [一]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之间诉讼行为的制约 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当事人之间的争讼法律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因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处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46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书证收集制度的概念与功能 民事书证收集制度就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调整书证发现、采集、提取和固定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广义的书证收集包括当事人收集有利于己 的损害。这实际上是从诉讼主体行为能力意义上而非从立法或司法角度对证明责任分配的一种矫正。消费者诉讼、环境污染诉讼等现代型诉讼中当事人的证明贫困问题尤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48.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列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来。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损害、精神赔偿、犯罪行为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什么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上并 。《解释》90条: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所以,对于它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91.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的关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有所扩大,当事人的程序处分权的范围在缩小。这种职权扩张的背景是,诉讼案件的膨胀,为促进诉讼提高司法 )。 所以,即使西方法律规则被忠实地转化为中国语境中的概念,也不能直接化为中国的诉讼法条。中国权力结构对审判权的影响十分地特殊,所以完成中国版的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85.html -
了解详情
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证据,具有描述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它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 没有确切范畴,因此,它甚至不能作为法律上的一种标准概念;另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5.html -
了解详情
对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无论在对象、理由与时限上均无明确的限制,所以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当事人的意思如何,只要发现裁判确有错误,都可以提审或再审。而且 当事人的诉权而自食其果。 (三)现行再审制度违背了现代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处分权的原理 西方各国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基本特点是限制国家权力,保护人权,强调非经正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并未解决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按照法律要件分类说,我国民事诉讼中分配举证责任的标准是:1 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只需对产生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特别 ,传统理论实际上只是给出了一个一般的原则,而不是什么绝对不可更改的标准,对此的运用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各种情况加以丰富和发展。而美国学者伯格亦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1.html -
了解详情
威廉多伯特诉梅里尔道药品公司一案的法庭意见中所提到的:它们(本案中的材料)是关于科学知识的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有效性和同行复核简言之,同法官 由双方自主决定是否采取该技术,体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主导地位。 3.设立具体明确的科学证据审查标准 上文提到,我国法官审查证据科学性的具体标准仍未确立,学者在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