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完善[J].法学,1996,(4). [15] 孙振鸿,徐婷士.论缓刑的适用及其立法完善[J].安徽律师,1995,(4-5). [16] 段俊富.浅谈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与改革[J].法学研究,1993,(6). [17]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0.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强制性,一方反悔而不履行时,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司法程序保护自己的二、我国当前行政调解的现状在社会关系领域,中国人固有的和谐观念表现为以和为贵、 》、李东明、赵如水著《对司法调解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考》、王玉林著《浅谈和谐司法与和谐社会》、王永奎著《司法公正的内涵、价值目标和实现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88.html -
了解详情
243条,因其是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其主要目的在于确认默示协议管辖在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合法性,而默示协议管辖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无明文规定, 不应赋予当事人管辖异议权[10]。笔者也认同此观点,这可避免不同主体行使监督管辖权行为的交叉,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实现诉讼经济。 管辖权转移,是级别管辖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回避程序,没有任何规定,因而当事人无法对审判委员会申请回避。此外,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另组合议庭审理,这 委员会制度亟待改革。中国律师,1997,(10)。9、江平,陈桂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10、陈贵民。论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97.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时才有权申请司法救助,被告或被上诉人是没有资格的。在督促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等程序中当事人是无权申请司法救助的,诉前保全的申请人更是与 》,2007年4月27日载中国法院网。 11、余冬爱 著:《试论我国民事诉讼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载上海法学网法学论文(www.sls.org.cn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892.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应遵循的协调原则,行政协调程序和结案方式协调结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当前行政诉讼协调结案的状况 近年来行政审判案件的撤诉率较高,据 法律规定,以不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为主旨。四是协判合一。借 鉴我国民事调解、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调解和行政赔偿诉讼调解的经验,法院可选择协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 五、关于民事再审的审级和机构.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本院辖区内的判例作用也是有益的。5、符合上级检察机关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原则。按照我国同级抗诉的司法理念,受理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与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1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又明确规定,对于检察机关提起的抗诉,法院必须启动 侵权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3.5完善公民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一、完善陪审制度。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人民陪审制度的规定还比较粗略,造成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2.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合议庭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无论在民事、刑事还是行政审判工作中,合议庭都被视为最基本的审判 合议庭成员权利平等。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长制度的有关规定中却强化了审判长的许多程序上的职权和地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中规定审判长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44.html -
了解详情
的建议,使人民陪审员制度真正得到完善和加强。三、我国刑事陪审制度的现状(一)陪审员的任职条件不明确、产生程序不规范实行陪审制是实行司法民主,在政治上反映 在刑事审判中,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方面,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相对民事审判要小,而其强制性更强,诉讼进程中由司法机关立案、定案证据已经司法机关的专业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