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因此, 将被害人过错纳入刑罚裁量考虑的范畴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必然选择。[8]四、刑罚反制 原因可能 有多种,比如,是立法缺陷所致,是文字自身含义的特性导致,或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立法用语发生了相应变化所致等,不管是由于何种原因导致法律条文不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86.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的原则⑤。 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自由心证无论作为证据法上的制度,还是作为一项诉讼法原则,其基本的含义都是指裁判者在进行事实认定时,能够不受法律 理论最早由德国刑法学者沃尔伯格(Waldberg)首先提出,它是刑事实证学派反对刑事古典学派所主张的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结果。后者主张人在行为时具有平等的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一种可喜进步,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对于有效地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就试着从宽严相济的 好的举措。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美国关于“如果司法机关对其作证内容所涉及的罪行准予豁免,证其有罪的可能性也随之消失,被询问(讯问)者就有义务如实作证(供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7.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的观念,其威力只同他所唤醒的形象而不是它们的真实含义有关〔8〕( P10 - 12) 。应当说,勒庞的观点虽不无偏见之处,但其中对群体心理现象的一些 考虑是一种在法律之内的经过一定程度抽象的社会正义,是受制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而不是民众对具体犯罪人、具体罪行的一时好恶的情绪反映,以免不公正地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4.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到了罪犯已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这个事实的。这种考虑,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符合我国刑罚教育、改造、挽救罪犯的宗旨,而不能被理解为是对 (注:参见注⑦引书,第294~295页。)通过以上对法律的域外效力的含义和我国刑法有关规定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刑法,至少在现阶段,是没有域外效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9.html -
了解详情
是达不到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尺度的。 再次,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 下,才能成为公诉案件。自诉案件成为公诉案件,意味着罪行和社会危害性的严重,单纯凭被害人的起诉不足以维护犯罪行为所导致损害的法益,只能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诉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885.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文义解释过程中,不应突破刑法法条中语词的可能的含义;超过可能含义范围的解释违反了法治国原则,因而是不合宪的[16]。就历史解释而言,刑法规范出台时的 这一权利的剥夺是无法根据《刑法》第5条有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规定得出合理解释的,对驱逐出境性质给出合理解释,只能从保安处分(或称预防性措施)角度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02.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文义解释过程中,不应突破刑法法条中语词的可能的含义;超过可能含义范围的解释违反了法治国原则,因而是不合宪的[16]。就历史解释而言,刑法规范出台时的 这一权利的剥夺是无法根据《刑法》第5条有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规定得出合理解释的,对驱逐出境性质给出合理解释,只能从保安处分(或称预防性措施)角度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740.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权、被害人请求检察院抗诉权、检察院抗诉权以及规定量刑的原则和标准来制约法官的量刑权。 (二)量刑均衡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量刑均衡,实即科学量刑,或称正确 加剧罪犯的抵触、对抗情绪和刑事矛盾,不利于改造和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指导下,实现量刑之均衡,能够有效地纠正重刑主义思想,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1.html -
了解详情
完备、最统一、最有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它标志着罪行法定原则取代类推制度成为新中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这项基本原则的确立不仅使我国刑法得到自身的完善 ,透明化。⑸量刑规范化是我国司法机关在实践工作中层开的一项改革措施,旨在充分落实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化。量刑规范化将裁判标准公布于众,公开执行,同时引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