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落入这种陷阱,尽管它同时也非常重视历史上的思想。我采取的办法是,把思想史的材料同制度史以及稍低程度上社会史的材料放在一处,在其中寻找共同的 下来,我会围绕上面的思考作一系列个案研究,事实上,这项研究已经开始,人们可以从我新近完成的两篇论文当中看出这项研究计划的轮廓。第一篇论文“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9.html -
了解详情
张春生 徐玉麟 主编2002年1月第1版) 这一案例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法律对公民的生育权究竟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笔者认为, 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读本》 第21页 江亦曼 主编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 四、《西方法律思想史》 张宏生 谷春德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1.html -
了解详情
中,我将讨论“权利本位论”与“法条主义”论者为什么在研究中国法律的时候都为中国法制发展确立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在第二节的文字中,我拟对构成 探讨》,罗荣渠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37] 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演化方面的著述颇丰,本文不一一列举。英语世界汉学中较权威的版本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html -
了解详情
力问题,也应在立法中有所体现。 由于程序从新在我国基本上是共识,所以本文思考的关注点还包括其例外情况。例如,虽然,大多数程序规则并不影响实体权利,但是 原则。 [3]严存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8页。 [4]朱力宇主编:《立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32.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法治问题的认识与见解。这种现象决不仅仅存在于学科上有一定局限的法制史学以及法律思想史等领域,在法理学以及部门法学的研究中,也不乏这样的实例。 再次是对 的涉及。所不同的是,邓文主张中国法学人应当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结构中思考中国问题。[18]诚然,在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包括法治(或法制)在内的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17.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法学应当包括法史学,但鉴于法史学以史为特征,而且外延广阔(中外法律思想史与中外法制史)、内容丰盈,所以通常做法是将其当做单独部分而从理论 年轻法学家的培养均至关重要。 三、法学思潮与理论法学诸学科的形成在中国古代,对于法的思考范式影响最大者,莫过于法家学派和儒家学派分别代表的两大主流观点[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669.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研究主题和研究视域的分野造成了今天政治学的基本分裂。维尔提醒我们:西方政治思想史描绘的是一套价值正义、自由、平等和私有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发展和阐发,多少世纪 还可以设想,秉承新宪政论的意向性,在立宪的高度上思考、设计和完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思考具体的政治制度改革时,我们也应该学习立宪者的宏大视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9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法学应当包括法史学,但鉴于法史学以史为特征,而且外延广阔(中外法律思想史与中外法制史)、内容丰盈,所以通常做法是将其当做单独部分而从理论法学 年轻法学家的培养均至关重要。 三、法学思潮与理论法学诸学科的形成 在中国古代,对于法的思考范式影响最大者,莫过于法家学派和儒家学派分别代表的两大主流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81.html -
了解详情
哪里?如果有害或无害,那又表现在什么方面?当时的革命者无暇就这些细节问题过多地思考,则依其是否有益于新的政权建设而采取了简单的二分判准:凡是对新政权 各家各人的法学著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分梳,澄清并复现中国法律思想之流变传承的心灵史轨迹,建立一个中国法律思想的系谱,继而形成汉语版的法理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02.html -
了解详情
哪里?如果有害或无害,那又表现在什么方面?当时的革命者无暇就这些细节问题过多地思考,则依其是否有益于新的政权建设而采取了简单的二分判准:凡是对新政权 各家各人的法学著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分梳,澄清并复现中国法律思想之流变传承的心灵史轨迹,建立一个中国法律思想的系谱,继而形成汉语版的法理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