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二是垄断行为大多具有隐蔽性,而不正当竞争行为多为公开的;三是垄断行为的受害者一般不象不正当竞争行为那样特定具体;四是反垄断直接关系到国家 了11种行为(第5条一第15条)。而按分立式立法,依其性质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仅有6项(条文),分别为:采取各利假冒、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81.html -
了解详情
看待当代反垄断法的功能?这样,对于法律所允许和保护的合法垄断(本文又称: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的研究如同冰山一角,已开始浮出水面。笔者拟 一、垄断:应是 广义的限制竞争(注:参见卢修敏、王家田:《垄断、限制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分及其对立法的意义》,《中外法学》1995年第4期。)。正如竞争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004.html -
了解详情
各部门法的分工与民(商)法、行政法划分等一系列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经济法体系进行新的探索的前提是,我国一些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 不正当竞争法》或者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细则》,一方面将原来《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的11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外延和内涵加以扩张,如将商业贿赂行为扩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57.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目的。我国司法界之所以将职工侵犯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的行为等同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就是因为他们在认定该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要件时,只承认三个要件,即用人单位 ,即使将职工侵犯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的行为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也不追究行政责任。(注:邵建东:《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004.html -
了解详情
》第5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条具体的修改建议。 [关键词]不正当竞争行为 市场混淆行为 购买者 我国市场交易中的有些竞争者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以假冒、仿冒的手段 不是经营者时,就很难针对侵害购买者利益的行为提起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诉讼。如果购买者只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进行诉讼的话,那就涉及到购买者本身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84.html -
了解详情
注: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 的竞争则不得合并。[25]也有直接禁止各种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明确规定。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16.html -
了解详情
最大的收益,这对于有效防止限制竞争行为的发生是不利的。 二是罚款的数额太少,违法成本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违法收益超过违法成本,那么行为人就容易 的数额应当从轻发落,建议可考虑在两倍以下具体确定赔偿额;但若行业协会对于限制竞争行为的运作扮演了策划、领导和监督实施的作用,那么可从严处罚,考虑在三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34.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行为相混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条第1款对有奖销售做了下列定义: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 》,《法学论坛》2004年第5期;孟雁北:《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行为的反垄断法研究》,《法学家》2004年第6期;吴伟达:《大型零售商滥用交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68.html -
了解详情
最大的收益,这对于有效防止限制竞争行为的发生是不利的。 二是罚款的数额太少,违法成本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违法收益超过违法成本,那么行为人就容易 的数额应当从轻发落,建议可考虑在两倍以下具体确定赔偿额;但若行业协会对于限制竞争行为的运作扮演了策划、领导和监督实施的作用,那么可从严处罚,考虑在三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抽奖式有奖销售。(注:参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条。抽奖式有奖销售在实践中问题也非常突出,但 “巨奖销售”、“商业贿赂”、“附条件交易”、“不正当削价竞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相混淆。(注:关于几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在后面的价格分析中讨论。)因此,在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