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与程序性事项上行使选择权,否则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限制的刑事程序选择权要求当事人的可选择事项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对那些法律明文规定必须适用 。所以,针对在二审中认为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案件,应当赋予当事人选择发回重审还是二审直接改判的权利。 (六)刑事附带民事程序中的选择权。设立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4.html -
了解详情
重审的次数,禁止变相的上诉加刑,审查发回重审时的被告人羁押的必要性。 刑事二审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履行诉讼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关于二审抗诉权的性质理论界 监督保障措施,赋予检察机关充分的知情权、调查权、质询权和建议处分权,比如对刑事案件的登记备案权、重大侦查措施的审查批准权、违法侦查措施撤销权、对违法办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1.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二审检察职能。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原则上给予检察机关七日阅卷时间,一方面,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至少十日直接相违背,另一方面也与检察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冲突。 做法。 第四,如果因在二审期间发现漏罪漏犯情形而将案件发回重审,还会导致刑事案件失去正常的侦查程序和起诉程序,并且直接侵犯被告人的法定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36.html -
了解详情
,在叙述裁判理由时,有的仅以原判事实不清或违反法定程序等6个字作为发回重审的理由。此类文书不仅违反了最高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16》(二审发回重审用 复杂或矛盾激化,故意推卸责任,有的是超审限,找个不成理由的理由争取时间,此类发回重审的案件虽为数不多,但并虽罕见。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为地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55.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公开审判。大法官在审阅原审案件材料后,开庭聆听双方当事人或其律师的辩论,然后酌情作出维持原判决、变更原判决或发回重审的裁判。 不服上诉法庭的 提起诉讼、传唤被告人、传讯、审讯、判决、执行、上诉各阶段。高等法院审判的刑事案件还必须进行预先审查。 (一)侦查 侦查主要由警署人员或其他主管执法人员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2.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同样可以实现设立死刑复核程序以保证正确适用死刑的最终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刑事诉讼程序一直具有浓厚的行政治罪色彩。笔者在前文中已经提及的例如法院变更起诉罪名 复核程序的任意启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的发回重审等等,在各级各地法院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些刑事诉讼程序尽管被名为诉讼,但实际上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78.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初步的提供证据责任,法庭应当依法驳回其申请。11.存在部分讯问录音录像的案件,应注意结合讯问录音录像综合审查判断讯问笔录的证据能力第1116号王某 案件久拖不决,造成超期羁押,2012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1985.html -
了解详情
有五家终审(最高)法院,联邦法院是德国普通法院系统的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案件的终审法院。其余四家为联邦劳工法院、联邦财政法院、联邦社会法院、联邦 社会对司法信任、引发下级法院不满等弊端。参见刘学在:《民事二审案件发回重审制度之检讨》,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 [52]同注[22],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5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统计,二审法院对第一审判决作出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裁定或者裁定依法改判的案件,在全部上诉、抗诉案件中不会超过1%, 在一些 和中级人民法院尤为严重。在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上下级法院沟通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很多刑事案件就由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终审裁判。被告人和其他当事人都无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3.html -
了解详情
共审结刑事案件729958件,受理检察机关提出的抗诉案件共21098件,占2.9%,其中抗诉理由成立依法予以改判的仅为4697件,发回重审1538件 394条又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判活动监督中,如果发现人民法院或者审判人员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虽然这些规定有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