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后,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要求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的,应中止民事诉讼,待刑事案件审结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不构成犯罪,或犯罪情节轻微 法医的鉴定等予以赔偿。(2)误工日期以治疗医院出具的医疗期证明或法医鉴定确定的时间为依据。(3)受害人有因定工资收入的,根据其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收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91.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这一权利的享有者,显然有自由处分的权利。 现行条件下理解《通知》的该条规定,类似于刑事自诉案件中,受害人构成轻伤,是仅主张民事赔偿,可能获得较高的精神 的问题,在此不做赘述,但这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3鉴定与起诉的时间关系 在目前的医疗案件中,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患方认为先鉴定再说,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62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特殊类型犯罪因可能有碍侦查而不宜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通知家属的,至少应当确立一个必须通知家属的时间,建议将相关条文(第73条、第84条、第92条 投案,则根据刑事案件判决结果决定被没收财产的归属;如在作出生效的没收裁定后十年内,逃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归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各项基本原则和程序以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由检察人员承办,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第五条 未依法听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的; (十三)未依法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及时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十四)未依法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及时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79.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的适用条件以及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的程序;严格限制采取强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属的例外情形等。《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还增加了对指定居住的权利保障,如第74条规定: 与文明》,王志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5页。 [2]《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中,非法证据都是被排除在外的。然而,由于我国刑事案件在办理中更讲求实质性审查,对于证据的形式上的审查力度还不够,从而导致实践中有些证据虽然实质 。对于必须出庭作证的上述人员,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出庭作证。同时,对于不出庭作证的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的书面陈述、书面证言及鉴定结论经质证无法确认的,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83.html -
了解详情
、刘涌案、湖南黄静蹊跷死亡案、黑龙江宝马撞人案、湖北佘祥林杀妻案、陕西邱兴华连续杀人案、许霆恶意取款案,无不属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中, 的反差。 [33] 再加上判二缓三的结果,以及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的限制、受害者家属遭受的压力,加上各种传言,更加使人怀疑该案背后的猫腻。 [34] 哈尔滨、领导亲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53.html -
了解详情
或社会为此支付的高昂费用,使吸毒者家属或纳税人成为间接受害者。只不过这种间接被害人一般不被看作是刑事被害人。(二)被害人是刑事案件的当事者被害人不仅是犯罪行为的 对物证进行辨认,并对当庭宣读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发表意见;5、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0.html -
了解详情
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四是明确采取强制措施后通知家属的例外规定。一般情况下即除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必须在 24 使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的适用、拘传时间延长的适用、电子数据的收集和运用以及职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或者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运行等等,都是以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354.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利于疏泄当事人的不满情绪。但从我国审前返还程序来看,由于我国在刑事案件处理上重视刑事惩罚、轻视物权保护,这些返还程序行政化色彩过浓,缺乏正当程序的 程序设置上,可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时必须通知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并告知相关权利;在同级法院受理被害人的返还申请后,可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