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方在开庭前是否能见到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上所列举的证据和证人证言,《刑事诉讼法》并未作出规定,这人导致控方在庭审中始终牌有利地位,也会相对削弱了 在起诉以后预审以前进行,正式开示则在预审程序中进行。我国刑事诉讼中由于没有预审程序,所以实际上只能进行类似于英美的非正式开示。这样,为了保证证据开示的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6.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减少不起诉”,以防被害人提起自诉。这显然不利于不起诉制度的贯彻、执行,削弱了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应有作用。(二)被害人自诉救济制度在实践中的 在庭审中,被害人有义务提出并出示证据,特别是证人证言。而被告人对自己的主张也应提出和出示相应证据加以证明。而我国刑诉法第145条同时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从三个方面进行规定,一是明确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刑诉法修正案第一百八十六条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并且公诉人、当事人或者 折抵刑期等等。 第四,强化取保候审措施的监管与执行。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之一,在司法实践中突出的问题是监管不严,执行不力,尤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2.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证言。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而询问笔录中的被询问人行政管理相对人,并未向 其证据效力,但是,其本质不是公文书证,仅为一般书证。在民事审判实践中,仍须综合各种程序和方法对其证明力进行审查方可认定。 【作者简介】 胡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9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证据包含:(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 与案件的关联性。保证了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证据的证明力是支持刑事诉讼审理顺利进行的支柱,其与证明能力一起帮助证据实现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以便查明事实,还原真相。(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450.html -
了解详情
互动吗?有没有什么缺陷与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反思?带着以上问题拟对日本刑事诉讼中的若干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情况进行一番实证考察。 二、对日本刑事诉讼中 在家中或会议室阅读此案卷材料,通常据此就会对于个案形成实际上的结论,而非通过公开的庭审之上亲自到位直接聆听证人证言。很显然,法官此种审判方式是有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23.html -
了解详情
应假定其无罪。[20]无罪推定原则在尊重基本人权和人格尊严、明确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另外无罪推定要求控诉方以对 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可以看出律师要取得相关证据往往需要得到同意和许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5.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不仅学说分歧很大,实务上亦尚缺乏统一的妥善处理方式,颇值探讨。 一、刑事诉讼中的私人不法取证 (一)私人不法取证 通常认为,私人取证与 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被告人的口供,不能作为定案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79.html -
了解详情
是,交叉询问这一对抗式审判精髓,在中国庭审中极为少见。对于他方证人,除了对书面证言偶有异议外,几乎未有对证人的攻击性询问从而无法产生对抗火花。 [24]在立法上 与被动性非常明显。即或其需要发挥权威性,也大都以非权威的方式与技术展现。二是,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侦、诉、审)一体化现象非常突出。尽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90.html -
了解详情
是,交叉询问这一对抗式审判精髓,在中国庭审中极为少见。对于他方证人,除了对书面证言偶有异议外,几乎未有对证人的攻击性询问从而无法产生对抗火花。 [24]在立法上 与被动性非常明显。即或其需要发挥权威性,也大都以非权威的方式与技术展现。二是,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侦、诉、审)一体化现象非常突出。尽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