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笔者建议对情势变更应予以承认,并采以上对不可抗力的归置方式处之。2.拒绝履行我国合同法第94条第二款规定,对该款的前半段学界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观点 、应返还的物因毁损、灭失或其他事由不能返还的,应当按该物的价款予以返还。(二)损害赔偿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无过错方的一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0.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即为限制性法条,其意义在于:①一方当事人因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其损害赔偿的范围按照但书前面的规定是损失多少赔偿多少,即完全赔偿,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 称之为隐藏的限缩。「11」 隐藏的限缩在我国《合同法》中如第117条第1款: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94.html -
了解详情
免责事由(例如不可抗力等)。 二、严格责任原则在合同法上的合理性 严格责任原则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归责原则的归责形式,意味着其能够在合同法中独立地存在, 原则。例如,《德国民法典》第325和326条关于负责的规定,远远超出了个人过错的范围。很多不属于过错的情况都可能产生责任。例如,如果在履行契约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18.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债务履行的问题。[(2)]这两个问题是合同法中的两大基本问题,有鉴于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不揣浅陋分别论述自始不能、嗣后不能的形态及 应承担的风险,因此不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出现这些情况以后,当事人不能被免除责任。当然,如果这些情况确实经常严重地阻碍合同的履行,则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中就应当注意到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96.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不达,《合同法》上称为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实即履行不能。笔者以为,此点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效果上均似于不可抗力,因此可归于不可抗力范围。这样处理, 期间,发生情事变更,是否适用情事变更原则?依笔者所信,此情形下可以类推适用不可抗力的有关规定。即延迟履行期间发生情事变更,不适用情事变更规则,但违约方如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8.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金的数额等,但这并不否定违约责任的强制性,因为这种约定应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3] 二、 违约 ,应对在逾期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所致的损害负责。我国《合同法》第117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05.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如前所述,合同责任中的法定免责事由有限,仅仅有不可抗力。而即便是不可抗力,也并非当然免责,而必须要依据不可抗力影响的范围,部分或全部地免除 保护的是合同债权,其原则上限于对财产损害的救济,同时,交易法则(即等价交换规则)决定了,合同法中的损害原则上应当以可预见性标准进行限制,这就是说,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25.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而言,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两种。对 于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不能履行,应当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但在法律另有规定时,即使 ,载《学术交流》2000年第2期。12、王小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载《河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15.html -
了解详情
对不可抗的范围认识不一。理论并通常认为不可抗力为事变的一种,事变的其他情况如情势变更第三人原因等也构成无过错责任的前提条件。在我国现行合同法中,只有在 上有过错,或客观上有违规操作行为,只不过是在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竞合的情况下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被告即以自己没有过错而承担责任为由而心安理得。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070.html -
了解详情
自无再诉诸情事变更原则保全自己之道理。此种情形与迟延履行期间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形非常相似。依据我国《合同法》第117条第1款之规定,迟延履行期间发生不可抗力 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 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商业风险的厘定 情事变更原则不可不用,也不可妄用,过犹不及,正是这个道理。如何在审判实务中把握好这个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