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国际法,历来强调必须确保使馆馆舍和外交代表的不可侵犯权。两个重要的国际公约明确地规定了这一点: 1、《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403页。 [18]万鄂湘、郭克强:《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2页。 [19][美] 托马斯·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13.html -
了解详情
人道主义法发展的成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国际刑法中的反人道主义犯罪还是国际人权法人权张扬都可以归于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范畴,这是他们共同的根基,也 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以及违反人道主义公约(主要是日内瓦四公约)的犯罪行为。 新的特设国际刑事法庭尽管对于二战之后的两大军事法庭的规则进行了巩固,采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416.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实定化,突出和强化了国际法的制裁功能,增强了国际法整体特别是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效力和实效。假如能够突破和超越诸如合法性受质疑、缺乏普遍性和 两公约之一当事方相连;5.被控罪行的受害人必须是两公约保护者。参见凌岩:《联合国卢旺达国际法庭1999年的工作》,《中国国际法年刊》(1999),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21.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的契约主体地位而言,巴西奥尼教授的演绎显然更容易得出国际人权至高无上的结论,与此同时还隐藏或大大减弱了国际刑法学敌视主权的政治味道。 关于人性、国家性及其转换 罪、灭种罪和危害人类罪;卢旺达法庭只审判灭种罪、危害人类罪和违反《日内瓦公约》的共同第3条和《第二附加议定书》的行为(国内冲突);国际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3.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包括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敌对行为等术语。在现代国际法中武装冲突和战争这两个概念同时存在,而武装冲突法有取代战争法的趋势{2} (pp. 614~615)。 融和,形成了1949年《日内瓦第四公约》[即战时保护平民的公约];(4)1968年5月12日在德黑兰举行的国际人权会议通过了题为武装冲突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06.html -
了解详情
反恐怖法的七大原则的提出是颇有见地的,但在笔者看来,这七大原则体系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少一个灵魂性的原则,那就是国家主权原则。如果没有国家 由各国签署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标志着国际人权法的初步形成,国际人权保护范围及内容有了极大的丰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39.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这两个权威司法解释,在刑事诉讼法既有规定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明确规定 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一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13。 {6}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98.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任择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3] 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件,并以专门条文规定了死刑适用的国际 死刑。 ⑤通过对象、数额和情节的选择性结合进行限制,即对象与数额或对象与情节两方面的结合必须二者居其一,才能适用死刑。如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金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62.html -
了解详情
改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鼓励组织体育比赛,促进南北之间的双边合作,以及说服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把体育运动纳入其正式发展资助项目。[10]在体育运动领域,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仅仅 的是,尽管目前环境权在国际人权法上还未准确提出,但作为一项正在形成的权利,在关于人权的两个国际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中可以找到此项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35.html -
了解详情
主持下由各国签署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表明了国际人权法的初步形成,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 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明、清两朝的“文字狱”都反映出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长期性和严酷性。?此外,与欧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