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绑架杀人,而应认定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承继共同正犯,以避免绝对确定死刑的适用。[64] 关于结果加重犯,有观点认为,在抢劫致死伤、伤害致死伤、 对其参与之后发生的结果承担责任。例如,前行为人已经非法拘禁被害人12小时,后行为人基于意思沟通参与进来看管被害人达12小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2006年7月2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659.html -
了解详情
,而非经过法的评价后始构成之行为。[14]例如,开一枪打死了欲杀之人,同时不慎打伤了另一人,致其重伤,构成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事例。[17]而在注意规定中,T2原本就是T1的一个事例。如携带凶器抢夺与典型的抢劫结构不同,原本不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但立法者基于其与抢劫罪相似的实质危害性,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398.html -
了解详情
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罪位居其中之首,很显然它较其他7种犯罪严重 更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村民的越级上访、农村群体事件的暴发。 然而,97《刑法》颁布后,由于村官的管辖权不明,从而造成了检察院和公安局都不管的重大漏洞。这种状况一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30.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否合理还值得研究。其二,事实上完全可能出现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为了故意杀人而决水、破坏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的情况,但刑法并没有明文规定。对此应如何 加重犯,而直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注:笔者以往认为结果加重犯包括故意的结果加重犯,如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就包括故意致重伤、死亡后抢走财产,这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7.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非法强行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2)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是出于行为人的直接故意。 (3)行为人企图以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实现非法占有他的财物之目的。 钱财而先将被害人杀死的,应定故意杀人罪,这种图财杀人与抢劫中的杀人是有区别的。2.如果行为人在抢得财物后,出于灭口、报复或其他动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8.html -
了解详情
从立法者的本意看,《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中并不包括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8.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不能成立,是因为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 按绑架罪处理,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不处罚的话,又有悖于罪刑相适应原则;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同样会出现不同年龄的人实施同种行为定不同罪名的矛盾现象。因此,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人承担刑事责任后如何定罪,罪行说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有人认为,只能确定《刑法》第17条第2款所确定的八种罪名,即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 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这八种行为,当然只能是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8.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2 款中规定的故意杀人行为将构成故意杀人罪,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将构成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对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的,因为 人负刑事责任范围的标准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强烈的反伦理性,因而决定了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属于该款规定的犯罪。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65.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不必设立的为82 人,约占23 . 1 %。由此可见,认为除故意杀人罪外,其他诸如抢劫、绑架等严重犯罪的法定刑中需要设立死刑的为76 . 9 % , 2 %。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半数以上被调查者认为废除死刑后,原设有死刑条款的犯罪必然或可能上升,说明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相信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不同的法定刑,其中,将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再次,行为人非法拘禁他人后,又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其法益侵害性质与故意杀人罪的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二百三十二条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携带凶器抢夺、事后抢劫、聚众打砸抢中毁坏财物按照抢劫罪论处的规定,属于法律拟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