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智能机器人规定为犯罪主体, 那么其基于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的犯罪行为, 又该究竟向谁追究刑事责任, 是否可以向智能机器人的制造者、销售者或使用者等相关人 索尼案中, 其基本含义是只要一项技术构成实质性非侵权使用, 不管这种技术是否被用于合法或有争议的目的, 技术服务提供者都不必要对用户实施的或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914.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阶段法院才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任务的辩护人,在没有明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聘请辩护人的情形下,该如何启动专家辅助人介入案件的程序。对此,笔者观点 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但法院认为鉴定人没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仍然可以不出庭。新《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人出庭的门槛很高。在中国,以往鉴定人能够亲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44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担举证责任的范围,准确的提法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反驳对方并提出独立的主张时,应承担举证责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这种举证责任相对 的审判阶段,代表人民检察院出庭支持公诉的公诉人是主要的控方,应当对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主张负举证责任。[23]根据以上对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阐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8.html -
了解详情
上举证提供证据。因为公诉人要在法庭上举证,法律对证据的要求又相当严格,对方还有辩护律师质证,这种情况下侦查机关不仅应当为检察机关提供证据,而且所提供的 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法律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就个案而言是不是要经过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可以公诉个别化。过去大家可能只是听过量刑个别化,实际上公诉也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11.html -
了解详情
界公认:一般案件,其输赢决战在主询问,完美的主询问应不留下任何疑点给予对方反询问的机会,可能遭致反询问的疑点,必须在主询问中厘清。[16] 只要追诉机关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发生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照样可以进行立案侦查,进行犯罪追诉,这是国家公诉垄断的自然要求。被害人陈述是否必要,实际上就不再是一个是否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18.html -
了解详情
轻缓,由于刑罚具有天然的负价值,是最严厉的社会管理手段,能和解的话可以减少司法执行的成本,且有利于修复已经破坏的社会关系。正如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鸠所 甚至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司法机关对其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使其复归社会。另外,一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承担刑事责任大小的依据不只是客观危害及行为人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76.html -
了解详情
推动这一转型的实现,那么,在当代中国的法治语境中,以刑事和解为基本运作形态的恢复性司法是否就可以并且可能成为我国当下刑事解纷的基本模式,以至于刑事 谅解与宽恕了加害人的罪行,甚至积极要求司法机关对加害人网开一面从宽发落甚至不予追究,个案的纷争似乎已经了结,但这种个案的和谐未必一定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0.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检察机关依法对此予以审查和监督。 ②、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是否有管辖权。根据《 均有义务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因此,对确实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可以不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直接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但并不能将通知公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30.html -
了解详情
中,没有就如何理解引诱这个争议极大的问题展开评说,而是论述了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是否以发生危害后果(导致法院宣告无罪)为构成要件的问题。(注:最高人民法院刑 的问题还是在于程序上:允许作为控方的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随时可以根据刑法第306条律师伪证罪追究律师的刑事责任,加剧了控辩双方力量的失衡。控辩平衡,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74.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查明案件事实,发现和锁定犯罪嫌疑人,证明被告人是否有罪,并对构成犯罪的人追究刑事责任。不论是口供、书证、物证、证人、鉴定结论等传统 控辩双方的平等。[31]如果控辩双方在庭前进行了证据交换,那么双方就可以对对方准备提交给法庭的证据进行充分准备,在开庭审理之时控辩双方就可以围绕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