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刑期间再犯新罪时,进行数罪并罚。这在各国都是共同的。此外,作为奖励措施,对于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确已悔改或有立功表现者,可以减刑、假释、缓刑 执行、行刑完毕、宣告解除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执法行为,明确执行人员的职责、权限,规定服刑人员必须遵守的条件和奖惩措施,规定对管制执行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的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0.html -
了解详情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或无期徒刑的罪犯,要严格控制减刑的频度和每次减刑的幅度,要保证其相对较长的实际服刑期限,维护公平正义,确保改造效果。 对于未成年犯 假释的,要在羁押场所公示拟减刑、假释人员名单,接受其他在押罪犯的广泛监督。 44、要完善对刑事审判人员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机制,防止宽严失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971.html -
了解详情
名的编制却一直不变,专职社工包括站长仅21名。截至2009年,全国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累计808人,重新犯罪率为0.19%。其中,试点范围最广 )司法厅(局)社区矫正处(办)的政策和业务指导,下有基层司法所的机动力量,就有利于较为顺利地承担起社区矫正这项新的职能。同时,可以由司法厅(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23.html -
了解详情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或无期徒刑的罪犯,要严格控制减刑的频度和每次减刑的幅度,要保证其相对较长的实际服刑期限,维护公平正义,确保改造效果。 对于未成年犯 假释的,要在羁押场所公示拟减刑、假释人员名单,接受其他在押罪犯的广泛监督。 44、要完善对刑事审判人员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机制,防止宽严失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97.html -
了解详情
管控模式,做到周报到、日报告、日接触、日见面、24小时监控,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发生有影响的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江苏省在全省各县(市、区)推行 社区矫正制度制定不当留有改正余地;通过下位法立法渐近推行社区矫正可以为社区矫正政策发展、制度创新留下生成空间;通过下位法立法渐近推行社区矫正可能降低社区矫正推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5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目前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新提法,大有取代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之势,用宽严相济取代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种开放性的刑罚方法。 7.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8.增加应当(必须)减刑的规定,因而意味着服刑人员某种意义上的权利,尽管明显地缺乏程序保证。 9.未满18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7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目前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新提法,大有取代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之势,用宽严相济取代惩办与宽大相 一种开放性的刑罚方法。 7.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8.增加应当(必须)减刑的规定,因而意味着服刑人员某种意义上的权利,尽管明显地缺乏程序保证。 9.1未满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8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目前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新提法,大有取代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之势,用宽严相济取代惩办与宽大相 一种开放性的刑罚方法。 7.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8.增加应当(必须)减刑的规定,因而意味着服刑人员某种意义上的权利,尽管明显地缺乏程序保证。 9.1未满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16.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的有益探索,体现了我国多年来倡导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3、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它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参与国家政权建设 所等 ,为服刑人员的人权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2003年,司法部以《监狱法》为依据,制定实施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09.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5]徐颖:《社区矫正:二元化刑事政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探索》,《犯罪研究》2009年第4期。 [6]1973年的美国 ,确定非歧视原则也适用于州监狱,要求监狱消除在管理、服务、程序等方面对老年服刑人员的不平等待遇。 [7]美国法典(18 U.S.C)第3142条(f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