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这些证言何在? 受指使的证人作伪证的证言等证据还没形成和出现,就作为判罪李庄的证据,创造性地使用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作这样的判决真是苦了江北区法院。 重庆警方的 8日登出了《网友6000字博文称李庄案辩护存八大误区》等文,以策应对。只可惜,这位法律人士和网友是谁?《华龙网》和《重庆晚报》为了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41.html -
了解详情
楼,吴泽义.文艺复兴史纲[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73. [23]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中国版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M].科学出版社,1998.38. [28]章宏伟.出版文化史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22,45. [29]葛洪.抱朴子审举[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609.html -
了解详情
页。 【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6页。 【33】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 》1998年第1期,第67页。 【35】 李昌麒:《正确把握经济法的本质属性》,转引自刘文华等:《1997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26.html -
了解详情
新刑法新问题新罪名通释》(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7月版);樊凤林、 周其华、陈兴良主编的《中国新刑法理论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9 月版),等等。 ;张明楷著的《刑法学》(上、 下册)(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版);李文燕主编的《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2 月版);高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0.html -
了解详情
,载《台湾法研究》2007年第3期;王文华的《中美累犯制度比较研究》,载李希慧、刘宪权主编的《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 ,(6). [76]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282. [77]孟庆华.累犯构成的若干问题探讨[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0.html -
了解详情
,等.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 [18][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9]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M]. 评论(第8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9]刘秀,李小华.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和我国刑法[M].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中国走向法治的沉重枷锁,政治大于法律是中国走向法治的巨大障碍。 [30] 详见:李存山:《中国的民本与民主》,《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提出 美化,如果还否定嫌疑人的权利,一个冤案就足以让我们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36] 崔文华:《权力的祭坛》,第6页,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37] 崔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45.html -
了解详情
》(第1卷)5、李国安:《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载于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6、单文华:《外资国民待遇基本理论问题 《形势与热点(1997)——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年版18、迟文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载于《外向经济》1999年第6期1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html -
了解详情
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1996年第2版。「11」详见李昌麒:《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律观念的更新》,载《现代法学》1994年第1期 法学家》1998年第1期,第67页。「35」李昌麒:《正确把握经济法的本质属性》,转引自刘文华等:《1997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0.html -
了解详情
公平竞争的地位,其社会负担过重,因而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参见林毅夫、蔡昉、李周著:《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 错误理解。(参见前引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政府与市场应当是互补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参见前引刘文华:《走协调结合之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