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的价值理念,[13]对当事人申请补充判决,是否设置法定期限,应该兼顾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与再审程序的相互关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补充 第1款。 [14]《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调解的监督 恶意诉讼调解,当事人不愿选择调解,一部分原因是调解申诉启动较难,更重要的是诉讼调解过程缺乏监督,因此,笔者以为,可从以下方面加强对诉讼调解 恶意诉讼增加了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放宽申请再审的条件,将生效的民事调解书纳入民诉法第179条的规定,再审的条件与判决、裁定相同,并增加权利因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4.html -
了解详情
极其微弱。如果按照程序安定的理念来重构我国民事诉讼法,这种状况是必须改变的。三、程序的约束机制:自我约束、审级监督与再审监督程序的功能在于限制恣意,但 争实体利益或系争标的外财产权、自由权之结果。”[31]但程序选择与程序处分在内涵上还是有着细微的区别。虽然都诉诸程序上的自治,但处分权侧重于消极的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的价值理念,[10]对当事人申请补充判决,是否设置法定期限,应该兼顾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与再审程序的相互关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补充 条第1款。 [11] 《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0.html -
了解详情
在二审中协调,甚至还在再审和执行过程中协调,可以说,这种协调工作已经与民事诉讼调解贯穿于诉讼的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法院最后不能出具调解书 ,明确被诉行政行为不再执行。同时规定,对于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原告坚持不撤诉或撤回再审申请的,法院可以裁定终结诉讼,并在裁定理由部分载明和解协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4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张与当事人陈述这一现象,当然与民事诉讼法学理论还没有留意到两者在原理及性质上存在的区别紧密相关。这种现象从证据这样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我们无论在理论上, 滑坡的现象,并认为由此造成了上诉率及申请执行率上升,申诉乃至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等问题,于是重新大力提倡调解,抓了几个基层法院作为典型。估计这个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
对民事诉讼的监督不宜强化;法院内部监督的改革应是在民事诉讼中取消内部直接启动再审程序;对于当事人申请的再审,应在时效、提起、限制提出新证据、次数等方面做出修改 ,其自身没有决定权;法官要判案,要开庭,要在判决书上署名,表明其有对案件的依法处分权。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在提高法官待遇,强化法官素质的前提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00.html -
了解详情
的真实,是一个与证明标准相联系的概念。强调法律真实,必然强调程序正义,必然强调当事人作为诉讼主体的主导地位,强调三大诉讼证明标准的区别。三大诉讼实行 当然,如果当事人对生效裁判存有异议而提出再审申请,而这种申请权又没有获得人民法院的认可,人民检察院即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诉提起抗诉。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9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方式,目的也是为了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但与审判监督存在重大区别。第一,审判监督的对象是审判机关,民事公诉的监督对象是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第二, 的承受能力,或因时间不允许,或因对法院失去信任,或因对败诉风险估计过高,或因不知道申请再审和抗诉的救济途径等,均可导致当事人放弃对错误的生效裁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中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是继续行使行政职权的观点,忽视了行政管理期间的行政权力与行政诉讼期间的行政诉讼权利的区别。[13] 有学者认为,行政诉讼程序中被告改变 》第8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或者再审期间行政机关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或者再审申请的,参照本规定。即无论是第一审、第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