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陈述在诉讼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23] 在德国,有关协同精神的立法早在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就作出了规定,只不过近年来才采用协同主义的观察 [15] 黄国昌著:《民事诉讼理论之新开展》,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02页。 [16] 参见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 [17] 有关这个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4.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同时,《民事证据 年第4期。 [23] 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24] 石志泉、杨建华:《民事诉讼法释义》,台湾三民书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6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表现就是,因前诉判决的确定从而禁止当事人二重起诉。例如,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400条明确规定:诉讼标的于确定之终局判决经裁判者,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的实体法律关系进行裁判,并排除已有执行名义的执行力的救济方法。 [23]笔者认为,将来的民事诉讼法(或强制执行法)应当考虑这一建议,将抵销权作为债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50.html -
了解详情
违背呢?对此,有学者认为其已经构成对此项原则的违背。 [23]但笔者认为,《民诉证据规定》第35条之要求不应被看成是对争议恒定原则的违背,而应将其 法律关系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另行起诉,但同样存在障碍的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之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65.html -
了解详情
应包括判决的附带效力,包括参加性效力、发射效力、争点效以及事实效果。 [23]上述以判决的确定力角度出发,将判决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放置于社会生活空间的视野 遏制第三人滥用撤销判决之诉的行为,有些国家的立法例均有规定相应的制裁措施。例如,法国民事诉讼法第581条规定,如果表面提起非常上诉申请人是滥行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确立一个抽象,但明确的证明责任原则仍然是有必要的。将现行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作为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如上所述是妥当的。在人们还没有提出不仅看 18](日)雉本朗造:《举证责任的分配》(《民事举证责任著作选译》,王锡三译,第23页,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教研室资料,1987.)[19]L.罗森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8.html -
了解详情
条例第3章只适用于书面订立的仲裁协议)中国:中止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第257条明确规定,如果当事人已签订一份将争议提交中国或外国仲裁机构仲裁的有效 ,因为韩国方当事人可以将可能成为仲裁员的非韩国人剔除出去。不过根据KCAB规则第23条外方当事人有权要求从KCAB名单中选出与仲裁当事人不同国籍的人担任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80.html -
了解详情
将被法院驳回,由原告个别地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40〕《规则》第23条之二中规定,只有在代表当事人能够充分、切实地保护社团及其成员利益的条件下,才 代表人的,怎么办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1条的规定,则由法院在起诉的当事人中指定代表人,此种情形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改采三级二审制,在各地方法院设置行政诉讼庭,除将行政诉讼简易诉讼程序事件之第一审及相关保全证据事件、保全程序事件及强制执行事件,改由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庭 不得违反比例原则(宪法第23条),不得过度作不必要之限制。2010年1月13日修正行政诉讼法第307条之1规定:「民事诉讼法之规定,除本法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131.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小额诉讼请求时,必须作出服从简易裁判所裁定的声明。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436条之8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要件基本同日本相类似,也有三点:( 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23] 不仅乡村如此,即使现代中国城市之中,根源于人情的纠纷处理方式也依然还有浓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5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