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下子摆脱法律文化的影响,笔者在此只是提出一种趋势,在裁判时树立一种从法律文化向国家法转变的理念,发挥裁判的指引和导向作用,从而推进我国 侵害其财产权为由诉至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法院经审理认为,遗赠人黄永彬的遗赠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行为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42.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后果:架空政府,并降低政府尤其是职业公务员在社会中的作用。 [30](P14-15)面对此种情况,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放弃了官僚机构控制公共服务 但在制度设计中附加了许多日本政治、行政、法律文化的特点,将政署制度形塑成一个专属日本且全然崭新的独立行政法人制度。日本创设独立行政法人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20.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证据能力问题而言,它与一国的诉讼理念、历史传统以及整个社会对于司法的态度密切相关,法律文化的差异是证据能力冲突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1.诉讼理念不同。 不同的情形区别对待,同时,充分考虑到最密切联系原则、有利原则的运用和法官自由裁量的作用。 【作者简介】尹伟民,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注释】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680.html -
了解详情
,所为概括,似也未属妥贴。因为,这一时期,固然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欧美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特别是中国人民为反对和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所谓领事裁判 济、进退循法和约法省禁为主要特点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的贯彻,为促成著名的文景之治的出现,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西汉中期以后,随着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6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自主化时代,这种相互影响、作用的主导方面是在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使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在东方社会中的本土化过程。法律本土化既是对以前简单照搬 现实需要所限,这些国家将会基本满足于法律西方化和西方法律的本土化的目标,不可能在吸收、借鉴西方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超越西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8.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一点兴趣大部分集中在技术知识(“艺”)上,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的注意力已经转向西方政治经验知识(“政”)以及西方宗教思想(“教”)等方面[4]( 改革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退守中却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以致在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冲撞和融合 中形成了独特的品质。 1.近代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04.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原由和群众根基之一。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能动作用,有学者曾论及:“文化的物质层,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变动不居,交流方便;而理论、 全面改观,最终,走向中国死刑法律文化与世界刑事法律文化的对立统一。——[1](法)德里达(JacquesDerrida):《全球化与死刑》,香港中文大学演讲稿。转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96.html -
了解详情
,该杀人犯真是死有余辜,因为他以自己一命杀害了四命。不想被害的德国人遗属却提出,希望中国方面不要对该杀人犯判处死刑。这一善意之 的全面改观,最终,走向中国死刑法律文化与世界刑事法律文化的对立统一。――2002年12月中国-欧盟死刑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1](法)德里达(JacquesDerrida):《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6.html -
了解详情
不显得突兀。”[28] 苏力指出,在梁治平的文化类型学中,“辨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在梁治平的法律研究中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构成 ,传统问题遂以现代方式提了出来”。[70]但是在1990年代初的“法律的文化阐释”中,由于他主张对法律文化的意义进行探究,所以他又指出,“当人们谈论比如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理念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法律建构的前提条件。但法律制定是为了付诸实施的,法律的实施同样离不开法律理念的作用。“依法之理念以指导立法及法之运用。 行事。从某种程度上讲,沈家本修律引发了中外法律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流和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在这一次法律文化大交流中,虽然引进了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域外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