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 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少见,其表现形式为:司法部门掌握相关案件事实前,被告人主动交代,司法部门根据其交代寻找其他证据但未找到。 这种情形,口供应当可信, 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在这里,口供作为独立类型的证据被法律化。之所以如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54.html -
了解详情
1.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能否认定为自首? 2.犯罪后由亲属陪送司法机关归案并在一审宣判前如实供述罪行的是否认定为自首? 3.被告人投案自首 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但在司法实践中,被告人因“形迹可疑”被盘问后代交自己罪行的原因、背景多种多样,情况复杂,是否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24.html -
了解详情
以外,还包括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轻微刑事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 事实予以陈述。在如实供述的基础上,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和法律性质及刑事责任大小所进行的自我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例如认定被告人犯有非法拘禁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0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所获得的供述,不得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同意。这里的使用,既包括直接使用,也包括间接使用,甚至不能用作唤起被告人或证人(包括 4个条件: (1)违法取证行为必须损害了能从排除证据中受益的人(通常是被告人)的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 (2)该证据除了使用违法手段外不能取得; (3)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9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通常还没有聘请辩护律师;另一方面,审查逮捕时检察机关未能发现侦查机关的非法取供行为,这从侧面证明了检察机关提审目的上的片面性和讯问工作的疏忽和草率。 ,用正确的利益诱导增强被追诉者的供述动机,以法定形式的利益换取口供,激励自愿供述。这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会逐步在实质上享有陈述与否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12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1条的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此处,非法言词证据不仅限于刑讯逼供所取得的,还 无被剪辑等情形所作说明。 其四、形式要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讯问笔录有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并签名、捺指印?有没有按照规定提供相应的翻译人员等。 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199.html -
了解详情
】新刑诉法;零口供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口供即刑诉法中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及辩解,其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起到了极其 证据的搜集上,对于物证、书证等事物证据的搜集不够全面仔细。只注重搜集犯罪的直接证据,对间接证据的搜集不够重视。现场勘验检查活动不够规范,实践中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83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犯罪结果。[28]要求补强证据具有独立的证明犯罪主体、犯罪行为或犯罪结果的能力,在补强证据印证被告人供述问题上是很重要的。但可能这仍是一种 遇到)因为两项证据相互之间的因果联系而使相互印证成为问题的情形。例如,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侦查人员找到了物证,或者找到了证人,并取得了证人证言。这样的物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44.html -
了解详情
在投案之后无法正常行使自己的辩护权。有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在《批复》中明确肯定,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上述《批复》表明,对自首制度中 。 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借助直接证据。例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犯罪时的主观心态,意图、目的、动机就一清二楚。在过于依靠口供的时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