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许多情况下,行政诉讼程序不能完全按照诉讼当事人的意志进行或终结,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极大的限制。例如,对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具体 改革有一动而牵动全身的效果。相对职权主义行政审判模式的成功建构并不是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需要一系列新型配套制度的支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26.html -
了解详情
0.3%);原告与第三人都上诉(1份,占0.3%);被告与第三人都上诉(3份,0.9%)。这两组数据从侧面说明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方在 2000年。从2001年开始,维持判决数量又大大超过了撤销判决。维持判决比例减少意味着原告胜诉率的提高,撤销判决和变更判决的比例应相应地增加。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撤销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29.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造成第三人定义的模糊。而且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仅强调了第三人与原告一方的关系,第三人仅只其利害关系受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 不包含当第三人是行政主体,而该行政主体因起诉方没有对其指控而没有成为被告的这种情况。相比而言我国台湾地区、德国和日本的表述就显得更为全面些。我们可以借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24.html -
了解详情
条例所规定的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形。 (四)被告拒绝更正其提供的与原告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的,应当证明政府信息记录的准确性或者其 有二:第一,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遭到拒绝,都有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因为行政机关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就已经在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17.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的撤诉,而行政主体与原告进行庭外交易的和解情况,即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⑥这种变相的调解与和解,显然有悖于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则, 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2期。 ⑦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1996年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12.html -
了解详情
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某种牵连,为了便于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行政诉讼中来,并提出自己独立诉讼主张的个人、组织。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新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义务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其基本法律地位与原告被告大体相似,甚至某些基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7.html -
了解详情
的撤诉,而行政主体与原告进行庭外交易的和解情况,即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6]这种变相的调解与和解,显然有悖于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则 《中外法学》,2001年第2期。 [7]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1996年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可。如果原告无法证明自己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则将失去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条件。 第二,要有明确的被告,即被告 责任,对自己请求赔偿的数额提供合法的计算依据。如: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的,原告应当提供被害人生命或者健康受到损害的有关证据和由此而花费医疗费用的证据;人身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1.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它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因此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政,没有随意处分的权力。同时作为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 法院之后,他并不是一定要与政府决以胜负,他更愿意接受一种既能解决问题又能不伤和气的做法。因此,原告是愿意接受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应当赋予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3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在于,由于在行政诉讼中法院不能调解,不少案件是原、被告在法院的默许乃至动员下通过协调解决的,被告改变、撤消被诉的行政行为,或者作出原告要求的行政 案件的协调。我们知道,权自法出,职权法定。行政权既是职权又是职责,是职权与职责的结合体,作为职权可以行使,但作为职责,却必须行使,否则构成失职[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