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地法院审结的83件故意杀人案件中被告人使用工具的性质对于量刑的影响作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使用合法刀具杀人的全部被判死缓;使用生产生活工具杀人的,被 ,所以量刑会重一些。P值(卡方检验值)小于0.05,说明被告人使用的工具性质对于判死刑还是死缓有显著的影响。[16]从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来看,相比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600.html -
了解详情
,对某地法院审结的83件故意杀人案件中被告人使用工具的性质对于量刑的影响作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使用合法刀具杀人的全部被判死缓;使用生产生活工具杀人的,被判 ,所以量刑会重一些。P值(卡方检验值)小于0.05,说明被告人使用的工具性质对于判死刑还是死缓有显著的影响。⒃从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来看,相比于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59.html -
了解详情
或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由于民愤强烈,法院最终还是判处了被告人死刑,将不该杀的人也杀了。民意对死刑适用的影响,除了因罪行恶劣激起民愤而导致判处死刑的 发言《美国死刑的最新发展》。 [20]参见黄秀丽:《强奸、杀人的罪犯该不该判死刑》,《南方周末》2011年7月15日,第A12版。 [21]参见刘志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39.html -
了解详情
或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由于民愤强烈,法院最终还是判处了被告人死刑,将不该杀的人也杀了。民意对死刑适用的影响,除了因罪行恶劣激起民愤而导致判处死刑的情况 发言《美国死刑的最新发展》。 ⒇参见黄秀丽:《强奸、杀人的罪犯该不该判死刑》,《南方周末》2011年7月15日,第A12版。 (21)参见刘志伟、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3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事实的审查认定尤为重要和审慎。应遵循如下原则妥善处理:1.改变事实认定有利于被告人,经二审开庭质证、认证后,公诉机关对改变的事实无异议的,二审可直接 作案一人在逃),主要罪责可以划清认定,对已归案的半数或多数案犯,该判死刑的可判死刑。 4.共同故意杀人犯罪案件中,有的时候案犯罪责相当,轻重难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8.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连降几个量刑幅度直减到最低刑处罚,最后适用缓刑了结。实务中,某被告人被办案机关查出涉嫌受贿100万元、50万元的小车一部,公诉时变成受贿37万, 检察日报》,2005年10月12日。 [10]马涤明:《贪污2. 6亿不被判死刑需要一个理由》,载《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17日。 [11]黄超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956.html -
了解详情
动机、手段、后果更为恶劣,应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例如,被告人宋某翻窗进入某室盗窃,被室主吴某发现后,即持匕首刺戳吴某的胸 缓期执行的界限划分不很明确,同罪不同命的量刑失衡情况时有发生。这里我们梳理和归纳了近年来本单位办理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判决情况,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503.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报给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查了全部卷宗材料,提讯了被告人,复核完毕,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给被害人造成重大 的典型案例。它立足刑法第48条,通过公正司法,达致罪行极其严重可判死刑的犯罪分子被限制到极少数。司法实践切实保证少杀慎杀政策精神得以被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1.html -
了解详情
的科学化、合理化,推进刑事法治进程,而且有助于促使犯罪人认罪悔罪、改过自新,恢复被犯罪破坏的人际关系,重建社会和谐。因此,中国刑事司法必须在严格依法裁判的 地认罪悔罪、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被害方亦谅解与宽恕了被告人的罪行,人民法院仍得依法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反之,如果犯罪分子所犯罪行虽然极其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0.html -
了解详情
动机、手段、后果更为恶劣,应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例如,被告人宋某翻窗进入某室盗窃,被室主吴某发现后,即持匕首刺戳吴某的胸 缓期执行的界限划分不很明确,同罪不同命的量刑失衡情况时有发生。这里我们梳理和归纳了近年来本单位办理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判决情况,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