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包括筹建中的,也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但工作人员应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归个人使用”的情形包括: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 银行卡的,不论受贿人是否实际取出或者消费,卡内的存款数额一般应全额认定为受贿数额。使用银行卡透支的,如果由给予银行卡的一方承担还款责任,透支数额也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185.html -
了解详情
有身份者也参与了部分行为的实行,则有身份者构成间接正犯,无身份者构成从犯或者胁从犯。如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为丙谋取利益,而指使其妻乙向丙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这种情况,由于有身份者(单位其他具有职务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实行行为,因此,应认定其构成职务侵占罪。无身份者(包括职务便利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0.html -
了解详情
有身份者也参与了部分行为的实行,则有身份者构成间接正犯,无身份者构成从犯或者胁从犯。如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为丙谋取利益,而指使其妻乙向丙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这种情况,由于有身份者(单位其他具有职务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实行行为,因此,应认定其构成职务侵占罪。无身份者(包括职务便利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62.html -
了解详情
有身份者也参与了部分行为的实行,则有身份者构成间接正犯,无身份者构成从犯或者胁从犯。如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为丙谋取利益,而指使其妻乙向丙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这种情况,由于有身份者(单位其他具有职务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实行行为,因此,应认定其构成职务侵占罪。无身份者(包括职务便利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77.html -
了解详情
有身份者也参与了部分行为的实行,则有身份者构成间接正犯,无身份者构成从犯或者胁从犯。如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为丙谋取利益,而指使其妻乙向丙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这种情况,由于有身份者(单位其他具有职务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实行行为,因此,应认定其构成职务侵占罪。无身份者(包括职务便利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0.html -
了解详情
间接经济损失的外延不易界定,带有不确定性。在缺乏行之有效的界定标准的情况下,以间接经济损失作为定罪量刑标准有可能会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处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适用渎职罪的刑法规定定罪处罚。按照共同犯罪的一般理论,此情形确实同时构成了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其他犯罪的共犯,但此情形下触犯数个罪名主要是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3990.html -
了解详情
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改成按照作用相对大的犯罪性质定罪。因为:在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够明确区分主从犯的情况下,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是没有异议的 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357页。 7 陈林维著《间接正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8 高格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第3条第5项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2007年7月8日发布的《最高 前述各种理论都存在一定缺陷{13}77。例如,必要性理论、同时性理论对界定正犯、间接正犯及教唆犯鲜有助益;而优势理论提供了一个区分正犯与共犯的标准,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0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第3条第5项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2007年7月8日发布的《最高 前述各种理论都存在一定缺陷{13}77。例如,必要性理论、同时性理论对界定正犯、间接正犯及教唆犯鲜有助益;而优势理论提供了一个区分正犯与共犯的标准,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65.html -
了解详情
是其主体不适格,因为我国刑法当时关于个人受贿犯罪只有两个罪名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其中前者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行为,后者主体则是指不具有国家工作 单位人员,从而将主体范围扩充,并将罪名随之修改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不知这个修改是不是亡羊补牢,但至少可以反推龚建平案件的法律缺失。在行为时并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