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证据科学》2008年第4期。 [11]在德国民事诉讼中,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契机在于法官对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的具体怀疑。参见注[2],第 证言提供正当性方面的说明。 [25]同注[2],第890页。 [26]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9年第2期,第41-48页。 [27]该案例引自北大法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实现诉讼效率的功能。 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自认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关于当事人无需举证的情形 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事诉讼制度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加以严格规范。 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市场经济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56.html -
了解详情
加强庭前证据交换等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两种情形,一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 尚有待探讨。此为矛盾之一。 《证据规定》第3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封存等方法予以固定证据的强制措施。 我国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对于物证等自身具有财产内容 、使用文书不同。支持或驳回证据保全申请使用裁定书,而支持或驳回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用通知书。4、附加要求不同。诉讼保全可要求担保,不提供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85.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由于民事诉讼举证制度存在着当事人 举证与法院查证关系的扭曲,法官往往包揽调查取证,难以调动当事人参加诉讼的积极性, 不利于提高审判效率和工作透明度,造成法院 第三条规定,在以下在特定条件下,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调取证据的申请和该证据线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42.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审判方式,其重要特征之一是,为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极为强调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功能,反对审判人员坐堂问案,要求他们走出法院,到案件发生地 认为当事人亲身经历了纠纷的过程,最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而最有条件收集证据。另一方面,举证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诉讼的胜负,与当事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第十五条之规定)。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作出了规定,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条 调查的协助行为也没有什么发言权。在司法体制不断革新的当下中国,必须加快完善当事人收集证据制度的进程,以保障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地位作为其最根本的指导原则,这体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6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与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的规定是相同的,即都是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 下采取证据保全措施造成当损失时,被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采取证据保全的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程序要求赔偿所造成的损失。如果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而导致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07.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情形在很长时间内大量存在。⑤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弱化和规范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能,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和证据制度改革的要求。 《证据 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涉及程序性事项的,人民法院可以职权主动传唤证人,有关费用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对于证人年迈或者行动不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46.html -
了解详情
文章 1人收藏 转载文章 时间:2009-04-29 08:19:40 点击查看评论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程序事项。 第十六条除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第十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