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则要求再审申请人对文书进行补正或告知不予立案。后一个阶段则是调取原审案件卷宗,与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文书和证据材料一并加以审阅,做出准予或不准提起再审的裁定 细化了的法定事由仍不能覆盖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实这种例外的情况下,由作为公权力机关的检察院而不是由当事人来判断是否有必要提起再审更为恰当。在此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在说明合议制度在实施中已经受到搁置;至于取保候审的实体处分化、逮捕的定罪判刑预演化、刑事被告人当事人地位和辩护权的虚无化、法庭审判中的案卷笔录中心 程序要么被彻底规避,要么仅保留其形式上的象征意义。另外,作为合议庭成员的人民陪审员,在承办人拥有实质裁判权的情况下,更加具有象征意义,只能帮助法院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3.html -
了解详情
诉辩主张的真实意思,尽量写当事人书面或笔录中的原话,让裁判文书中所写当事人的观点都能在卷宗材料内找到出处。 ⑶公开的原则,在当事人举证、质证后,审判人员 事实的叙述上都应当力求简练,不必要写明证据及认证情况,重点在于对调解协议内容的准确叙述上,对协议文字的表达力求精准、明确、具体,不应当出现导致歧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54.html -
了解详情
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是否恐吓当事人使之达成和解、调解协议;(4)法官在庭审中的威严和仪表气质的评估。 涉及法官庭审中的衣着、面容表情、道德品尚,法官在庭审中 具体通俗的。如可以问及诉讼中的某项原则、制度的贯彻执行、某具体案件审理的看法、生效裁判书执行情况及态度、最关心的司法问题,等等。 二是民意测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32.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以外,也会以保密为理由不向被害人说明案件的具体情况。在起诉阶段,检查机关不会将案件情况与起诉的情况告知被害人,被害人完全被排除在诉讼之外。 有限的自主诉讼当事人;在刑事调解或赔偿上则具有完全的当事人地位,以此环环相扣,形成被害人回复正义的机制。 三、我国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之当事人地位保障对策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21.html -
了解详情
中仍然较为混乱。[3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高法院对《民诉法》第204条中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之规定作了扩大解释,在《解释》第5条中 权益的情形,很多情况下发生于双方恶意串通并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场合,而对于生效调解书,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1月26日下发的《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调解书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5.html -
了解详情
这方面贯彻得越好,就越说明我们的证据制度规定的科学、合理、有生命力、前后具有一贯性。从该解释中可以看出,当事人在证据制度中的中心位置是获得体现的。比如,该解释强调了当事人对证据在诉讼中的出现负有主要的责任。当事人举证为主,法院查证为辅,而且即便是法院查证,一般情况下,法院也不主动进行,而是在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9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之权利义务产生不利影响时必须提供某种形式的表达意见和为自己利益辩护的机会)。3.说明理由(通过说明理由使沟通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能够通过反思进行自我控制)。 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政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3页。 [13]杨海坤:《〈澳门行政程序法典〉对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47.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的法律执行活动和法律遵守情况实行监控和督促,即在国家的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人民检察院行使国家的法律监督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 ,即有权调取、查阅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卷宗材料和有关材料。(2)调查权,即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庭审活动、庭外调查及调解活动有权参予。 发现错误权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12.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问题也是如此,在实体法的刑罚量不变的情况下,程序法中的辩诉交易、协商性司法、犯罪人被害人调解等都可降低刑罚的严厉性。因此,打通刑法与刑事 。又如,我国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的个案监督制度,其产生背景是现实中的司法腐败现象,在司法腐败猖獗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