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理;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八、关于抢劫罪 实施绑架行为,也可能出于其它非经济目的实施绑架行为;第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29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规定是法律拟制,而非注意规定,由此对携带凶器抢夺构成抢劫罪与一般的抢劫罪在犯罪构成要件上应加以区分。 在庭审中 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5号)作出了相关规定,该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19.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抢劫罪而受到重处?本文试图从具体案例入手分析,提出将抢劫罪与相关罪的犯罪构成进行比较,并与罪刑相适应相协调适用的原则作为排除旅客列车上抢劫罪认定 非法占有为主要目的,而且后者是抢劫罪犯罪构成中主观要件的重要内容之一,行为人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抱有直接追求的态度。寻衅滋事罪是刑法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3.html -
了解详情
“飞车”并非抢夺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根据2002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4)项的规定:“利用行驶 刑法定原则,例如:“飞车抢夺”就被排除在外。(4)准抢劫罪成就后,必须是按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我们知道抢夺罪与抢劫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2.html -
了解详情
携带凶器,符合刑法第267条规定应认定为抢劫罪。被告人上诉后经二审法院审理维持了原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从犯罪构成理论分析,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 ,刊载于《人民检察》1999年第1期。 ④最高院刑二庭专门召开审判长会议纪要《关于在小型出租车上抢劫问题》。 ⑤赵秉志主编:《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视角而言,被害人实实在在地遭受了抢劫,故没有理由将犯罪事实仅评价为盗窃而不是抢劫。因而,本案中甲成立抢劫罪的片面共同正犯。[46] 又如,当甲正对丙实施 ,第4445页。 [32]参见陈珊珊:《过失共同正犯理论之质疑:兼及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规定》,载《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第32页;刘源、杨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873.html -
了解详情
的视角而言,被害人实实在在地遭受了抢劫,故没有理由将犯罪事实仅评价为盗窃而不是抢劫。因而,本案中甲成立抢劫罪的片面共同正犯。[46] 又如,当甲正对丙实施 ,第4445页。 [32]参见陈珊珊:《过失共同正犯理论之质疑:兼及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规定》,载《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第32页;刘源、杨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659.html -
了解详情
了古今中外主要立法中关于实行过限的相关条款。然后深入探讨了实行过限的构成理论,着重分析了“过”的认定标准,认为在立法层面,应坚持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说;在 共同犯罪人都直接参加实行符合某一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的犯罪形态。共同实行犯在共同实施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时,当其中的实行犯对“过限行为”始终不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577.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男,1987年5月25日出生,农民。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6年5月9日被逮捕。 被告人刘某,男,1990年5月6日 交代犯罪事实对确定犯罪嫌疑人不具有实质意义。 综上,原判认定被告人张某不构成“形迹可疑”型自首,符合刑法总则以及《意见》关于自首的规定本意。 (撰稿: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4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