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为了使假释制度的运用有必要的灵活性,我国《刑法》第81条同时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 的影响。” 十七、将刑法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20.html -
了解详情
,应完善社区刑罚制度,适当扩大管制、罚金、缓刑、假释等非监禁措施的适用,合理运用赦免和减刑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经济的监禁刑的适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对于探索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无疑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应对监狱行刑模式与行刑制度予以变革,实现监狱设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9.html -
了解详情
大部分罪犯还要在监禁的状况下改造。即使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机构矫正仍然不会消亡,仍然是与社区矫正并列的系统。我们的策略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足现有 要从法律制度的健全过渡到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在以下要点上,应当有所作为: 1.实现司法权的再分配 每天与罪犯打交道的人,对罪犯的减刑假释最有发言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7.html -
了解详情
力量,在判决或裁决确定的期限内,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与行为恶习,并促使其回归社会的刑罚制度。[30]也有学者认为,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 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主要包括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它具有社区参与性、非监禁性及惩罚的轻缓性等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42.html -
了解详情
严格要求对减刑、假释制度的适用。就此趋势来看,3 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均可作为短期自由刑。 二、短期自由刑的弊害分析 短期自由刑之所以备受指责与批判, 2011 年生效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了对适用缓刑、假释、判处管制的,刑罚执行中适用社区矫正。这一制度为短期自由刑的改良提供了立法保障和实践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96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和协助监督单位,制定明确的监督职责,并积极探索和建立司法部目前开展的“社区矫正”教育平台,认真落实规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暂予监外执行的后期 公安机关对其执行管理监督,监狱应处于协助执行的地位。对罪犯提请减刑、假释理应成为当地公安机关管理监督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况且明确当地公安机关享有此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督力度,重点对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和不按规定交付执行等情况进行检察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决定对检察机关直接侦查的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批准逮捕、撤销 》,对罪行轻微、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的罪犯和依法被裁定假释的罪犯等,进行社区矫正的实践探索。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246.html -
了解详情
报告中指出,2005至2008年的五年期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依法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达13275人。现实中,不当暂予监外执行主要表现为 原关押监狱通报,也不采取相应措施。有些地区尽管已将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社区矫正,相关职能部门衔接不畅、配合不力,也往往流于形式。与此同时,虽然《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19.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尊重被害人的独立利益需要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诉讼权利,允许被害人参与量刑、减刑与假释的参与决策权,等等。另一方面,在一人犯多种罪刑的情况下,应允许对 防止某些犯罪人对社会大众的犯罪思想感染的情况的出现。这时就需要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了。将符合社区娇正条件即那些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45.html -
了解详情
、生理状况、犯罪性质、人身危险性程度、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服刑的状况与表现等,对犯罪人给予不同的矫正措施和处遇,以最大限度地使犯罪人顺利重返社会打下良好的 ;在此行刑阶段,体现的是预防目的主义,实践中以罪犯改造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减刑、假释制度充分体现了预防目的主义。但根据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对罪犯的减刑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9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