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不扣地将法律条文与手头案件事实对号入座,即被动地司法,还是能动地司法,追求法律运作的最佳社会效果?被动地司法表面上表现为严格依法办事,但实际上是将法力精神、 得不到合理的赔偿,这使得他们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设置公平性有很大质疑,也导致这些受害人调解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意提起刑事附带事诉讼。有的受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29.html -
了解详情
表面上、统计数据上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撤率非常高;而实质上,许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害人却另行单独提起了民事诉讼,大量纠纷并未得到实际解决。 有些被告已经被判处刑罚,人民法院进行审理,需到劳动改造场所传唤被告、开庭等;有的民事案件,有多个被告,如果到劳动改造场所开庭,显得非常不方便,等等。不仅加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33.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问题的规定》。这些条款,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原、被告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法院在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程序和法律应用作了原则性规定。我国刑事附带 附带民事诉讼15件;2008年从1月至8月止,此类收案15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仅5件,与上一年同期收结案比例比较有所下降趋势。从案件材料中反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53.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由家庭暴力引发的赔偿可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并处理。理由为: 其一,对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法律并未规定以被害人和被告人身份 。理由如下: 其一,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混同,失却依法赔偿基础,若单独提起损害赔偿,法院依法不予受理。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7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承办审判员和合议庭,由于调解人就是案件主审 人,势必会造成调解结果和审判结果的竞合。一方面,他作为调解人,要帮助当 事人澄清事实,解释法律、法规, 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而且还明确在刑事部分已经判 决后再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按民事诉讼案件进行受理,此时的审判 完全适用《民法通则》以及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承办审判员和合议庭,由于调解人就是案件主审人,势必会造成调解结果和审判结果的竞合。一方面,他作为调解人,要帮助当事人澄清事实,解释法律、法规,对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而且还明确在刑事部分已经判决后再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按民事诉讼案件进行受理,此时的审判完全适用《民法通则》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0.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损失。《民法通则》第109条还规定:“……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其中“赔偿责任”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从《 中势必会造成当事人放弃在刑事案件中的赔偿请求,而是待刑事作出判决后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请求,这样就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初衷相违背,从而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06.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均有扩大之势,但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现行法律有两条原则性规定,一是刑法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 确立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经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的一项制度,刑法、刑事诉讼法却把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限制在“物质损失”内,否定精神损害赔偿。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政策目标,并一体化地加以解决。原则上讲,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即刑事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应当大致上平等,刑事被害人不应获得明显地超越刑事 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之外,主要是考虑到:“刑事诉讼法第77条明确规定只能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提起民事诉讼,而且从理论上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效果。然而, 这种逻辑并不能合理解释为何刻意缩小民事赔偿的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为物质损失, 不包括精神损失。这 民事诉讼的提起迟延、主体受限、赔偿不足和以民代刑等问题, 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司法实践的操作而在于两个规则体系的规范技术差异。事实上, 这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2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