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不能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应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其理由是:1、人民调解委员会既不是审判机关,也不是仲裁机构,不具有审判权和仲裁权。2、调解 的法律文书,但那是当时法制不健全的产物。第三种观点认为,人民调解协议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协商、认可和制作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社会约束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0.html -
了解详情
在立案后将民事案件委托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协助进行调解。当事人可以协商选定有关机关或者组织,也可以商 关系模式之调整。笔者认为,惟有通过调审分离模式取代调审合一模式,我国的诉讼调解制度才能克服其固有的流弊,产生出应有的程序功能。 【作者简介】 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11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对立情绪,营造理性交流和对话的气氛,通过劝说、引导、提示、沟通、协商等方法,找到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或者至少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纠纷解决方案。让 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18]沈志先主编:《诉讼调解》(法官智库丛书之一),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19]参见[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149.html -
了解详情
也出现了,如微型审判(mini-trail)、简易陪审团审判(summaryjurytrial)。如何看待法院或诉讼与调解的关系,在美国成为有争议的话题。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应该变革 在实践中也存在,如一些法院会规定只将案件提交给有证书的调解员。但总体上,调解员的服务是由市场机制来调节,一个没有能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92.html -
了解详情
过激法律意识形态的影响较深,诚信与协商的风气尚未形成,加上媒体仍沿袭诉讼至上的基调,当事人的自治能力亦相对较弱,公众对调解的信任并未建立,对调解的 ,使得这一行之有效的机制功能不再,以致交通纠纷成为各地方近年来诉讼的新增长点。再如,《仲裁法》对仲裁机构的严格要求,实际上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很多行政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85.html -
了解详情
。使得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运用不仅能节约法院的司法成本,还能够避免因为诉讼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尽量规避因此带来的社会道德成本,有利于维护社会的诚信 冲突主体首要选择社会主导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纠纷,扩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当事人协商、仲裁等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对社会矛盾的消化能力。进一步完善非诉讼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500.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调解;价值;制度完善 法院民事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争议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以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是建立在当事人处分权基础上的, 的利益需求不同,解决纠纷的方式不是单一的,除法院审判以外,还有调解、仲裁等,作为程序主体的当事人基于程序利益等多方面的考虑,有权自主选择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41.html -
了解详情
Dispute Resolution),意指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是包括诸如仲裁、调解(调停)、和解、谈判协商等一切诉讼外纠纷解决方法的总称。晚近英美等国 考虑:第一,和解必须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合意的基础上,但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实际并不平等时,纯粹自觉的合意并不容易形成,从而妨碍了当事人民事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94.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员可以继续主持调解。 律师调解员不得再就该争议事项或与该争议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纠纷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仲裁或诉讼的代理人,也不得担任该争议 隐私或秘密,或者具有其他违反法律、违背律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应当视情节限期或禁止从事调解业务,或由律师协会、司法行政机关依法依规给予行业处分和行政处罚。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4041.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协助纠纷各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的活动。3.在人民法院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试点地区的各级人民法院要将律师调解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在 争议事项或与该争议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纠纷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仲裁或诉讼的代理人,也不得担任该争议事项后续解决程序的人民陪审员、仲裁员、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39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