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理论特色,在我国众多法律理论著作中独树一帜,因而多次重印,广受赞誉。周永坤教授的法律思想素以理想主义的道德情怀,鞭辟入里的现实剖析,大胆新颖的理论 人类的未来。(第1页)他认为法理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通过法律的精神家园的追求而促进法律走向公平与正义 并不是所有自称为法理学的理论都可以称为法理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71.html -
了解详情
了人类自我反省的一个有力激素”[78]的自然法思想的概念。尽管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法中,关于权利的概念更多地是指“正义的”或“正当的”事情,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早期的自然 “回应型法”,均为同一含义。[36][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8.html -
了解详情
事物的思考过程。也就是说,康德意欲通过思考程序引出道德上的内容。⑦这样的思考过程对于我们所思考的法律上的程序有何意义呢?这种意义在于,从形式获取内容决非 对程序的参与和主体在程序中的地位,应该是三次浪潮议论的中心点。这样的核心思想与我们上面介绍的关于程序正义的理论具有的契合点应该说历历在目。至此,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8.html -
了解详情
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iv]至于古代中国的法治思想,学者把其真正精神归结为:其一,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乃帝王治民之具;其二,几乎所有 法治国的条件(代译序)”,载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5 页 [xxx] 苏力:“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73.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通过审判发现事实真相,而发现案件纠纷中的事实真相与法律关系是法官的任务,其他人是不能替代的;法律赋予法官居中裁判的地位亦决定了法官必须而且能够解决法律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31]张斌峰:《荀子的推论思想论》,《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32]同前注[30]史蒂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06.html -
了解详情
要力求实现正义,而且还须致力于创造秩序。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通常不会发生冲突,相反,它们往往会在一较高层面上紧密相连、融洽 提倡善良法的适用。几个世纪以来,这种观点一直保留在法律选择思想的边缘之后,直到20世纪才获得新的、有说服力的倡导。特别在美国,这表现在卡弗斯、Robert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2.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依附。改革、发展和建立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以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和道德理念的价值追求,是我们今日社会建构的 表达或提示,中国当时的新法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尽力挖掘其散布于各种著作中的法律观点来指导法制建设。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以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88.html -
了解详情
本质进行准确的定义,以权利要素作为权利的定义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理论的缺陷,对现实中的法律现象不能做出完全周延的解释,以权利之要素而解说权利,只是回答了什么是 。英国剑桥大学阿克顿勋爵也曾经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正是鉴于权力的扩张性,在西方的法治启蒙思想中,更不乏对权力制约的呼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7.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护更大。 运用刑罚目的理论来证明刑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做法,在最古老的刑法思想中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有刑期于无刑(《尚书大禹谟 由行为构成的故意和其他特征组成。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举止行为与行为在自然性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法律性质不同:举止行为是刑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不关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5.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护更大。 运用刑罚目的理论来证明刑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做法,在最古老的刑法思想中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有刑期于无刑(《尚书大禹谟 由行为构成的故意和其他特征组成。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举止行为与行为在自然性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法律性质不同:举止行为是刑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不关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