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的当事人提出解决办法和寻求双方的合意点,促进对法律制度的反思,寻求发展法律规范的契机。在我们看来,合意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凸显,直接导源于程序主体性原则 思潮的推动下,日本战后进行的第三次司法改革便鲜明地提出了:使国民从司法的客体地位中摆脱出来成为统治的主体的目标。另外,英国在1996年至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63.html -
了解详情
是由于客观环境以及自身原因弱在某个或某些方面,使其在民事诉讼中处于权利保护的不能或者不利地位。这一群体在我国现阶段至少应包括妇女、未成年人、 。下面我们拟从三个方面阐述构建民事诉讼中对弱势群体保护机制的必要性: (一) 是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的体现 以人为本是制度文明最基本的要求,法律人性化逐渐成为各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4.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讨论业主团体的法律地位问题,应以不突破现行法律框架为限。《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法人须具备独立的财产,且要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而业主团体所 结果; [8]在后者,是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代表他人的利益提起诉讼,判决效力及于权利主体的诉讼制度,用其解释业主委员会的适格当事人地位看似合理,但真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98.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的阐明权/阐明义务来补救当事人对于持有证据的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无直接收集证据权的缺陷。在确立了当事人的直接取证权后,通过设置证据收集先行程序, 与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法律和事实方面的对话在而非当事人的陈述在诉讼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23] 在德国,有关协同精神的立法早在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4.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证据由对方当事人控制下的举证难题。但该司法解释对于第三人持有证据时当事人如何举证,不仅未能作出合理的规范 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30条);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为了做到司法中立、不偏不倚,也不再像过去那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诉讼地位的从属性,又必须考虑到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具有独立的利益,应将《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修改为: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 页。 [2]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3]李绍章:《追寻诉讼文明的轨迹民事诉讼中的民法理念散论》,《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56.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处分行为发生困难;同时,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将破坏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其实,只要正确认识了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上述担忧便可一一消解。 就前者 应为被告者死亡时,检察官具有被告适格;第三人将夫妻共同作为被告提起婚姻无效之诉时,应成为被告的夫妻双方或一方死亡,检察官得以成为适格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1.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的诉讼权利。即当事人也包括第三人对诉讼请求有陈述事实和理由的权利。有对对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诉讼请求进行反驳和答辩的权利。当事人借此维护自己的合法 的基本关系。其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规定了当事人有权对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没有像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辩论主义那样对法院和当事人的裁判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34.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可以更好地引导诉讼程序向着符合国家司法政策的目标运行。在现代民事诉讼的格局中,行使审判权的 起来的,检察院就是一个取而代之的最佳选择。因为检察院的天然使命就是法律监督,凡是对影响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乃至第三人利益的案件或情势,检察院均可以取代法院实施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03.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涉及这样几类案件或情形:其一,涉及到弱者保护的诉讼案件。在民事诉讼中,倘若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显失平衡,则弱势一方当事人,尤其是未经律师代理的 可以同时向检察院提出参诉申请。此时检察院的参诉,就是根据第三人的申请而进行的。其三,涉及到司法不公需要检察院出面监督的案件。其四,涉及社会公益,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