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标准之革新{J}.政治与法律,2000,(5):35-36. {4}巫霁.浅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6 {5}刘金友.客观真实与内心确信--谈我国诉讼证明的标准{J}.政法论坛,2001,(6):99-100 {6}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288.html -
了解详情
了例外。换言之,某些事实不需要证明,法官援用本规则时将宣告:本院在审判上知道此事。[1]由于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现代诉讼证据裁判主义原则的过于绝对化, 与西方国家,并且都是移植过来的,司法认知也不例外。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公证程序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作为认定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259.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这是上诉程序抗诉监督。 (2)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监督 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纪律或者行政处分。对于情节严重已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三)我国刑事审判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1)立法过于原则、抽象,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本着有错必纠原则、加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监督的一项重要程序保障,不容否认发回重审制度在诉讼程序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一制度理论 公正与高效。公正与效率也是法律最基本的两个价值,是人类设计诉讼程序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发回重审制度的具体设计来看,其重点还是强调实体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47.html -
了解详情
,而相对忽视参与涉及民事、行政、经济等其他类型案件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判监督的范围。 2、监督范围不明确。审判委员会是我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设立的 讨论的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拟宣告无罪的案件;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按审判监督程序需要提起再审的案件;合议庭难以作出决定的疑难重大案件;院长、副院长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13.html -
了解详情
会导致我们在其他方面的改革成果付诸东流。但是,应当认识到,调解制度因其在我国深厚的人文道德基础和诉讼价值基础而必将继续存在下去。那么,对其进行严格的 不尽合理。笔者认为,在上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得到确立后,对任何违反法定调解程序所达成的调解协议都可以启动审判监督机制予以纠正,这就要求修改相关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2.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的诉讼活动。在我国,刑事诉讼监督作为检察机关的职权之一,包括了审判监督和侦查监督两方面的内容。审判监督有刑事审判监督、民事审判监督等多方面,侦查监督 、列席合议庭提出建议和指导性意见及备案审查、个别案件的抽查和调卷审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纠正错案、追究错案责任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审与判不可分,院、庭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51.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所选编的案例应当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且未进入审判监督程序的判决和裁定。其次,所选编的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代表性。 (12):176. [9]李峰.浅谈大陆法系中判例的地位与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6):3-4. [10]曹璐.略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DB/O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898.html -
了解详情
轻程序的情况普遍存在,行政机关的很多具体行政行为在程序上存在问题。而行政诉讼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是很严格的,程序不合法就会导致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有些行政 处置自己的权力,这就具有了调解的基础。 (二)调解制度的设立具有同比性 我国民事诉讼和刑事自诉案件都设立了调解制度,其诉讼均适用调解,在行政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1.html -
了解详情
引入检察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础 由于立法上的弊端、有效监督的缺失,当前在我国民事执行中存在不少问题。对民事执行申请,消极的不执行、拖延执行、积极的违法执行, 原则:(1)违法性原则。执行活动存在违法行为,方可启动监督程序;(2)公正性原则。检察机关要秉公监督,处于中立地位,而不是当事人的代理人,以防止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