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如果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获知行政决定后,在法律期限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 司法解释或法律实施办法时,允许在当事人义务履行能力有限等条件下,对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执行期限作适当延长。这样将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35.html -
了解详情
不应加以限制,允许当事人选择,有利于当事人行使民主权利;(4)国外行政诉讼立法也有先行复议和当事人选择两种规定,发展趋势是直接起诉。(注:许崇德、皮 处理决定的,有义务告知当事人撤回起诉,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撤诉后,应视为没有起诉。在行政复议之后,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这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2.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完全统一,但考虑的正当因素比较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正保障当事人诉权的法治精神。再次是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与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存在内在冲突。《行政 机会应当一致的基本的法治原则。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申请期限明显短于起诉期限,在复议前置的情况下,当事人超过复议申请期限后就不能再提起行政诉讼。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38.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属性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复议权的机关申请,由复议机关依照法定 当事人选择主义的模式, 即不仅在最初选择时赋予当事人选择复议或诉讼的自由, 而且在选择复议后, 仍有申请司法最终裁决的机会。这种模式体现和贯彻了司法最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94.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 法规办理。 (五)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可能引发的理论问题及其解决 (1)申请复议的条件 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复议范围后,申请复议的条件应当以相对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15.html -
了解详情
而获得比原先更不利的结果,有效地消除复议申请人的顾虑,使之敢于大胆陈述申请理由。如果行政相对人申请复议后,行政复议机关可以作出对其更为不利的复议 原则来源于刑事诉讼中的上诉不加刑原则,且在全国人大法工委答复国家环保局关于行政机关能否加重对申请人处罚问题的意见中,也同意参照《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04.html -
了解详情
经过90到92天(法律规定的3个月可能是90天,也可能是92天)后,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时的行政处罚决定才能真正生效。被执行人仍未自觉履行行政处罚的, 建筑,却望楼兴叹,无可奈何,被执行人既不自觉履行拆除义务,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而是置行政处罚决定于不顾,抢抓时间,违法建筑,等3个月过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68.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还是兼职;有的部门只有法制机构的牌子,没有专职工作人员,造成该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无人受理,该办理的案件不能按期结案。 其次,在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复议 复议机构体系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相对独立性,一旦将现有的制度推倒后建立完全独立的复议机构体系,则不可避免地会大幅增加制度改革成本。而针对现有的制度,似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10.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 的基本标准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比例原则及正当程序原则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行政审判实践中来,形成了以合法性审查为主、合理性审查为辅的行政诉讼审查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32.html -
了解详情
适当性作出法律上的评价。其作出的方式既包括积极的方式,如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予以维持、撤销或者确认违法,也包括消极的方式。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我国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