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要求释放被羁押人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表面看,这二种救济方式似乎符合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实质并非如此:⑴羁押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救济程序缺失,没有完整的 办案期限。如果在羁押期限之内无法办结案件,要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其他强制措施。⑵要明确规定延期羁押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396.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 一、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范围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1.适用案件 ,但有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或者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串供等影响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的; (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表面上认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087.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的是公安机关及其他侦查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占逮捕案件的绝大部分。检察机关决定逮捕则有两种情形:(1)对 97条不留余地地规定,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明确辩方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包括逮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391.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更利于操作和符合比例原则 《刑事诉讼法》修改将指定监视居住提了出来,但是涉及的案件范围为特别重大的贿赂犯罪,显然不适合渎职类案件,取保候审措施的 发生,有的是具有替代解决办法,例如保证金数额不确切,职务犯罪用保证金来兑现犯罪嫌疑人的承诺无法保证,办案过程中通常以人保为手段。再如自由裁量权滥用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873.html -
了解详情
取证行为的监督;三是规定了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的监督;四是规定了对羁押执行活动的监督;五是规定了对违法采取、执行强制措施、强制性侦查 侦查机关建立社会危险性证明制度。二是关于审查的方式。新刑诉法增加了审查逮捕中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讯问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在看守所内进行,也可以远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15.html -
了解详情
七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对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候审、 第一百七十一条开庭审理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制作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分别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第一百七十二条法庭笔录中的出庭证人的证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70.html -
了解详情
,大大促进了监视居住适用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有望成为羁押的替代性措施,以减少逮捕率和羁押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逮捕的适用条件中的社会危害性进行了 ,讯问必须在看守所进行,规定包括技术侦查措施在内的特殊侦查手段及其适用范围和程序等,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规范侦查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七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对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候审、 第一百七十一条开庭审理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制作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分别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第一百七十二条法庭笔录中的出庭证人的证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316.html -
了解详情
其积极履行职责。因此,为防止本条款在实践中成为程序法上的裸奔条款,本条应当增加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决定的法律监督;公安机关的 、控告,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 增订本条之目的在于明确界定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从事辩护活动的内容与范围。本法条既然本质上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7.html -
了解详情
,该实验实施并评估了住家监禁和电子监视。应用电子监视系统可以确定取保候审人的活动范围,达到有效控制其活动区域又减少羁押的双重效果。 第三,适用的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