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虽然便捷,但如果审查不严也可能面临钱财两空的尴尬局面。下面笔者就票据流通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法律问题及面临的法律风险做出简要阐述。 一、关于票据的 时一定要审查清楚,以免后患。 (二)、票据背书的审查 背书是转让票据权利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背书连续性对于票据权利人是证明其权利的一个重要因素。《票据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42.html -
了解详情
都届到期日即可抵消债务。若有差额,仅一方用现金支付。 [20]也就是说,使用票据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进行相互支付,简易结算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分别签发本票,复杂 货款。此外,如果取得票据的人在票据到期日以前需要履行债务,也可以将票据转让交付给债权人,以达到履行债务的目的。最后,票据背书制度在客观上又增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09.html -
了解详情
非票据法上的继受取得也称民法上的付款请求权的继受取得。包括依普通债权转让方式如继承、公司合并等方式,取得付款请求权。非票据法上继受取得的付款请求权, ;而辅助请求权同追索权的区别,则在于它的义务人是特定的票据从债务人即票据保证人,而不是作为票据背书人的任意从债务人。当票据保证人系本票出票人或者汇票承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62.html -
了解详情
非票据法上的继受取得也称民法上的付款请求权的继受取得。包括依普通债权转让方式如继承、公司合并等方式,取得付款请求权。非票据法上继受取得的付款请求权, ;而辅助请求权同追索权的区别,则在于它的义务人是特定的票据从债务人即票据保证人,而不是作为票据背书人的任意从债务人。当票据保证人系本票出票人或者汇票承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4.html -
了解详情
文义之外的记载内容补充、更正票据内容,不能据此主张票据权利。 关于禁止转让票据的效力。有观点认为,禁止转让票据背书转让后,该票据即无效。另有观点认为, 下方能辨识清楚,就不应认定该记载事项清楚,不应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 关于票据保证的相关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对保证的性质进行界定时,应明确保证是否符合票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31.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票据债务人也无从知晓其付款责任,第三人更不知能否或怎样接受这样的票据背书。因此,票据法里明确规定了的应记载事项的条件,应是确定的,哪怕只有其中的 金额栏或预留的任何其它重大事项栏目。在此阶段得行使的权利还包括空白票据转让权,因空白票据亦是可流通的证券(国际通行票据法便对此都作了较宽容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11.html -
了解详情
19世纪以前,法国工业革命尚未充分进行,因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很少出现,这种时候,票据关系之有因并不至于影响过大,制定于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法国票据法以《 以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对业已背书转让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票据的无因性问地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41.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司法解释的上述规定,不仅实现了 当时还处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当中,作为市场支付和结算工具的票据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还相当的遥远,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3.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司法解释的上述规定,不仅实现了 引自前注[12],胡德胜等书,第17页。 [16]夏林林:对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适用的思考,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65.html -
了解详情
而治愈的见解为前提,即便C是恶意人,D从C处受到背书转让善意且无重大过失,即善意取得票据权利。 [14]即直接相对人C如果是恶意,A可以对C 应为相同之处理 [44]的法律效果,仍然是有差距的。 另一方面,权利外观理论适用于票据伪造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首先,从适用要件(见前述) 上,代行人(伪造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