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范围是指哪些民事权利受侵犯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目前,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所规定的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 和具体数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也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赔偿的数额,世界各国的作法有所不同,如瑞典采取限制数额确定型,该国1980年颁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38.html -
了解详情
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而遭受 制度陷入了一个怪圈,即情节严重的精神损害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情节轻微的精神损害反而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④]明显我国的附带民事诉讼立法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1.html -
了解详情
和违约行为竞合的情形。但是笔者认为基于违约而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可讨论的议题,许多违约行为是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的,比如合同欺诈,比如因为所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张东身无罪的终审判决。2005年8月3日,邯郸市公安局决定赔偿张东身被刑事拘留313天的赔偿金19978.79元,同年12月16日,邯郸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544.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叫做财产的方式解决民事争端,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既可以抚慰、救济受害人的损害,又可以让加害人因这种并不获利的行为支出金钱,起到经济制裁的作用,还 一些误区。受害人在起诉时,大体上有三种表现:第一种表现,则是对赔偿数额漫天要价。在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案件中,受害人动辄提出数千上百万的精神赔偿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67.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反之,不符合以上范围情形的则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从以上的规定不难看出,现行法律制度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于狭小,它仅容纳了对大部分人身权的 生命结束无需安抚。它是安抚生者,是对生者因受害人死亡承受悲伤痛苦的安抚或精神补偿。由此可知,间接受害人作为权利人行使的应该是自己的权利,是对自己的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48.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的,应当有司法上的救济途径。对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而言,受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对刑事犯罪,它一方面是侵害公权,一方面又是对私权利的严重 表现,这种认识不符合现代刑罚制度的基本理论,有违现代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刑罚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86.html -
了解详情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家赔偿法》等陆续制定了赔偿死亡补偿费或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但是,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理,这些规定 条规定了对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及亲属关系严重损害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4、关于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我国《民法通则》对死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所有领域。只要对民事权利主体的人身权实施侵权行为,权利主体均可要求侵权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而不论是对人格权的侵犯还是对身份权的侵犯。日本民法典第七百一十条 状态,该受害人的亲属,包括父母、子女、配偶等亦应享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2.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应既包括自然人,亦包括法人。权利主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3.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 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或其它组织。目前我国虽然不承认法人或其它组织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属于法律上的漏洞,而在理论界是予以肯定的。在违约方是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9.html -
了解详情
的非物质利益。通常情况下,对财产权的侵害导致受害人财产利益的损失,法律通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民事责任方式予以救济。而对人身权的侵害,产生的后果要复杂 时经受极大痛苦,或者该死亡事实给死者近亲属带来超常痛苦的,死者近亲属在死亡赔偿之外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伤害虽然未造成残疾,但受害人在受害时经受极大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