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致的,但公诉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双重职能,不仅履行追诉犯罪的职责,还要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行使其对刑事诉讼的监督职权。这就决定了公诉人不可能完全代表被害人, 的人的意见,两者机会均等。两者都有权获得不起诉决定书,并对此采取法律规定的补救措施。在第一审程序中,两者都有权获得传票;有权申请法定人员回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6.html -
了解详情
刑诉法第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 被害人,但公诉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双重职能,不仅履行追诉犯罪的职责,还要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行使其对刑事诉讼的监督职权。这就决定了公诉人不可能完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html -
了解详情
或个人。其次,案件性质不同,民事公诉案件在性质上属于民事诉讼,而公益诉讼案件在性质上可以是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因而可以说,公益 书,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公诉书中应当列明民事公诉人、被告、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证人名单和证据目录。对于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制作不起诉决定书,说明不起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所采用的概念都是指执法人员及其授权的人通过侵犯被取证人权利的非法手段所取得的证据不能在刑事诉讼中采纳。[15]因此,要科学界定非法证据就必须先明确 排除的证据可直接制作非法证据排除决定书送达各听证参与人,并将被排除的证据封存备案。对排除决定不服的听证参与人可以参照不起诉的救济途径,通过申诉、复议和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664.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能解决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遇问题。同时,不得确定有罪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有罪思维的痕迹,在这种理念下,不可能真正保障犯罪嫌疑人、 履行义务的范畴。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意义的辩护原则。辩护原则的条文可设计为: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17.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的损害赔偿权得以实现,对修复被犯罪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和维护公民个人的权利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公诉转自诉制度为解决被害人告状难问题,充分 的,均应当将该决定及理由及时通知被害人,而不是如《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的仅仅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2)对于公安机关撤案和检察机关作出酌定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3.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从操作的层面看,有的司法机关利用此限制条款,对本来没有犯罪事实的人,在撤销案件决定书或不起诉决定书中,说成是情节显著轻微,不视为犯罪,并以此免除赔偿责任,明显与国家赔偿法维权的宗旨背道而驰。但是,对行为不构成犯罪,而在刑事诉讼终止后又受到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19.html -
了解详情
消除。根据我国现制,被不起诉人收到不起诉决定书有权提起复议、复核,但我国检察机关的复议、复核程序因行政型司法体制在救济效果上极其有限,必须进行 制度,对被告与犯罪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应等同视之,不可偏废。[10]随着二战后被害者学的复兴与发展,犯罪受害人在现代刑事司法中的角色重新受到国家权力的关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8.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阶段。审判阶段只是刑事诉讼诸阶段中的一个,在此之前侦查、起诉阶段含有丰富的内容,相对于审判阶段而言不具有依附性,而具有相对独立性。侦查地位的 )赋予犯罪嫌疑人侦查管辖异议权 刑事诉讼侦查管辖权异议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认为侦查机关违背法定管辖权限,对其无权管辖的案件进行管辖或者认为由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11.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从操作的层面看,有的司法机关利用此限制条款,对本来没有犯罪事实的人,在撤销案件决定书或不起诉决定书中,说成是情节显著轻微,不视为犯罪,并以此免除赔偿责任,明显与国家赔偿法维权的宗旨背道而驰。但是,对行为不构成犯罪,而在刑事诉讼终止后又受到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