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具体分析;在认定贪污的对象——公共财产问题方面应确立只要有公有资产的混合体经济应应全额认定为公共财产的观点;在认定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贪污的问题上,关键是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有无转变,根据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原理,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应从客观方面来认定,除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合法行为;而后者是将原定用于某方面的公款移作他用的行为,它侵犯了公共财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 2、行为方式上的 情节予以考虑。 (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能否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4039.html -
了解详情
;抢劫;挪用公款;贪污;转化犯 犯罪现象是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案件,即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具有两种并存的直接故意,客观方面的行为结果随机 +携带其他器械+抢夺=抢劫。 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此做了进一步申明,但是解释思路和规则仍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98.html -
了解详情
贪污罪。不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也不能构成贪污罪,只能构成挪用公款罪或其它的罪名。 二、认定贪污罪应注意的问题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犯罪结果和犯罪目的两方面的因素。 【注释】 1、参见 苏州大学李晓明主编:《刑法》,2002年出版 2、参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5.html -
了解详情
的,以贪污论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则对不退还作了如下解释:不退还,既包括主观上不想还 了事实上不退还这一贪污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因此,并不存在主观归罪的问题。至于行为人有无暗做手脚,把原来挪用的漏洞补上,即把挪用公款的情况从帐面上消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37.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贪污罪。不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也不能构成贪污罪,只能构成挪用公款罪或其它的罪名。二、认定贪污罪应注意的问题(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反映犯罪结果和犯罪目的两方面的因素。 【注释】1、参见 苏州大学李晓明主编:《刑法》,2002年出版2、参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9.html -
了解详情
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非法获取后转送他人。另外,贪污罪不以特定的犯罪动机为其主观方面的必备要素,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了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国有 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几个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27日 自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27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法治: (一)适时更新反腐败法治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针对当前刑事法治建设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将需要适时树立和强化以下两种理念: 第一 1997年中国刑法修订时将1988年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起草的反贪污贿赂法合并编为新刑法典分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226.html -
了解详情
界限入手,结合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对挪用转化为贪污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些法理分析研究与界定。 关键词:挪用公款 贪污 转化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 的,这是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贪污犯罪行为,理应按照贪污罪处理。但这种挪用公款犯罪向贪污罪的转化是主客观两方面的转化,主观故意需要有客观行为来体现,客观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4.html -
了解详情
。 (2)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刑法分则中的具体作用。 凡是规定具体罪名的条文都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构成的主客观方面的要件。如有的指出,我国刑法分则条文的 。1987年3月14日两高又发布了《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以贪污论处的问题的修改补充意见》对前面的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强调挪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