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的权利,法院是否会严格按照被害人不告不理的原则进行审理,归根结底是对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解读。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予以回应。一、我国刑事 由不得被害人的自由选择了,人民法院有权根据案件需要将其转为公诉案件,一旦进入公诉程序,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也就相应退居为证人地位了(当然还可以作为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422.html -
了解详情
,但如果公安机关要求复议、复核或当事人提出申诉,检察院尚未作出复查决定期间,公诉程序并未终止,被害人不得提起诉讼。同时,应明确被害人不服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或维持 ,应以公诉权代替自诉权,如香港允许公民提起刑事自诉,而律政司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介入并接管自诉。(30)在被害人起诉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08.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和解。 (四)和解内涵的程序考察。就自诉案件而言,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审判机关不再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予以刑事评价,因而是法律规范对民间 责任的基础之上,由于被害人的举证能力远不如公诉机关强大,能够顺利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可能性较小,[8]如果允许当事人之间进行和解,固然有利于被害人一方获得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4.html -
了解详情
被当成客体对待,个人成为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秩序的工具而非权利的主体。因此,刑事被害人的利益恢复并不是真正从其自身权益出发。然而,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 被害人的资格提起上诉。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第二审审判程序的启动主体是这样规定的,《刑事诉讼法》第180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13.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和尊重被害人意志和自由的被害人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协商与和解在刑事司法中一般来说是被禁止的,或者仅仅是受到非常有限的容许。在普通法上,私自 的开始时间,但它无法解释在刑事自诉程序中被告人反诉,自诉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被告人,自诉人双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亲告罪等自诉罪的立法表明,相对于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40.html -
了解详情
两类的区别是明显的,而第一类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第二类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自诉案件之间有无区别呢?对此有两种观点,即相同说和不同说。认为我国法律 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保护。何为国家干预?笔者认为是指国家有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运用自身职权介入案件的侦查、起诉,保障法律的实施,使被害人权利得以保护的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74.html -
了解详情
但如果公安机关要求复议、复核或当事人提出申诉,检察院尚未作出复查决定期间,公诉程序并未终止,被害人不得提起诉讼。同时,应明确被害人不服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或 ,应以公诉权代替自诉权,如“香港允许公民提起刑事自诉”,“而律政司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介入并接管自诉”。(30)在被害人起诉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9.html -
了解详情
两类的区别是明显的,而第一类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第二类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自诉案件之间有无区别呢?对此有两种观点,即“相同说”和“不同说”。认为我国 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保护。何为国家干预?笔者认为是指国家有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运用自身职权介入案件的侦查、起诉,保障法律的实施,使被害人权利得以保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5.html -
了解详情
可控性较弱;但侵占罪与侵占行为的界限却恒定明了,在于是否完成刑事自诉程序,刑事责任的追究与否仍可由人为完全掌握,因此可控性非常强。但就 》分则解释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40-241 {20}杨忠民.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不可转换对一项司法解释的质疑[J].法学研究,200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11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案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这一程序。当事人自愿和解的,公检法机关应审查和解协议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当事人之间达成 这个词语,一读稿也没有直接使用这个词语。实然上,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刑事自诉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可以和解,而公诉案件中则没有和解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