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监前重新犯罪风险预测量表(RRPI)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降低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促成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 不适用于个案的相应假设进行修改,直至假设适用于具体的个案;最后,根据修正后的相应假设制成调查问卷。 本研究基本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构筑罪犯出监重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92.html -
了解详情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罚金5000元,但是由于自己经济困难,直到刑满释放后仍然没有足额缴纳罚金。甲刑满释放后第6年又因故意伤害罪被追诉,那么此时甲算不算 总类以及期间则是可以根据罚金数量的多少,犯罪人已经缴纳的数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在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的范围内选择确定。对于的确失去劳动能力的犯罪人还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83.html -
了解详情
总结语。罪犯服刑监狱对无期徒刑的减刑建议,在报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同意后,才提请相应的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六)被减刑人员在减刑以后的监督和制约 工作,消除司法不统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根据调查,从被减刑者与刑满释放后重新违法犯罪的情况来分析,近几年已获减刑的罪犯的重新犯罪率,低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3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时目标明确,绝大多数是为了获取不义之财。 (六) 在校生初次犯罪后绝大多数流向社会,外来务工未成年人原本就缺乏监督约束。在实践中,在校生一旦 以前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朋友圈子,是重新犯罪的重要诱因。未成年人被判缓刑后或是刑满释放后,多赋闲在家,一时难以重新回归社会,而原来的朋友都找上门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15.html -
了解详情
则不能执行。因为执行其家庭成员的财产属违法行为。此种情况下被执行人刑满释放后三个月或六个月内执行罚金刑更符合实际情况,但由于实际执行 的判决一旦生效,被执行人即丧失相对的人身自由,处于被控制的状态;而财产刑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有的被限制人身自由,有的则没有,未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被执行人仍在社会上活动,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0.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观点则认为对未成年人不能排除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因多数未成年罪犯在送交执行后 不久即已成年,对他们依法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特别是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未成年 的宗旨背道而驰。相关资料反映,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被判处监禁刑的未成年犯在刑满释放后 的重新犯罪率为15%左右。 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在执行《北京规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20.html -
了解详情
则不能执行。因为执行其家庭成员的财产属违法行为。此种情况下被执行人刑满释放后三个月或六个月内执行罚金刑更符合实际情况,但由于实际执行 的判决一旦生效,被执行人即丧失相对的人身自由,处于被控制的状态;而财产刑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有的被限制人身自由,有的则没有,未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被执行人仍在社会上活动,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67.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落实对罪犯的减刑工作,消除司法不统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三)根据调查,从被减刑者与刑满释放后重新违法犯罪的情况来分析,近几年已获减刑的罪犯的重新犯罪率,低于刑满释放人民的重新犯罪率,因此法院、监狱以及监管部门需要更新观念,不能以偏概全,因担心极个别人可能出问题而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59.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机构的信息交流及配合。 1、确立公安派出所协助执行财产刑制度。对于犯罪分子刑满释放后,财产刑尚未执行完毕的,由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协助执行,可以对其 造册在案,并将财产刑执行情况函告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接到监管部门的材料后,应登记备案,对于没有执行的财产刑,应继续执行。 【参考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37.html -
了解详情
。另外,现行的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抽象,对众多的罪犯进行评估后所得出的结论差异性不大,难以被监狱民警当作重要依据来开展工作。4、教育改造 问题在当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根治,我国也不例外。教育改造工作可以根除部分罪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的念头,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但并不是对所有罪犯都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