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且1995年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合同,即招用后故意 ?即便得到了赔偿,工作因此而失去,对劳动者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损失,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复杂性姑且不谈其中的不合理的规定更是让劳动者维权路漫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954.html -
了解详情
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这种企业让员工的工龄“归零”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 全程主持《劳动合同法》起草工作的信春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解释说,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 “现在有一些企业赶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把工人辞退掉,这些企业会为自己的这种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一些企业用这样的办法把老员工踢开,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713.html -
了解详情
资格。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突破,可试行工会主席的工资从工会经费中列支的办法来确保工会为劳动者说话,真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体现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偏重保护, 过程中,在协商时提出苛刻条件,大量辞退劳动者。这类问题从处理劳动争议的的角度很难解决,一方面改制属于政策性的原因所致,可列为情势变更的客观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通过仲裁和诉讼维权,从而导致国企劳动争议案件增加。此外,2007年4月开始实施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不论标的大小,均只收 部门、国企劳资双方、基层人民组织等多方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建立健全多渠道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机制。 国有企业 1、增强法律意识,改善人事管理制度 首先,国企内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5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通过仲裁和诉讼维权,从而导致国企劳动争议案件增加。此外,2007年4月开始实施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不论标的大小,均只收 部门、国企劳资双方、基层人民组织等多方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建立健全多渠道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机制。 国有企业 1、增强法律意识,改善人事管理制度 首先,国企内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0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通过仲裁和诉讼维权,从而导致国企劳动争议案件增加。此外,2007年4月开始实施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不论标的大小,均只收 部门、国企劳资双方、基层人民组织等多方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建立健全多渠道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机制。 国有企业 1、增强法律意识,改善人事管理制度 首先,国企内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77.html -
了解详情
做出劳动教养审批部门败诉的决定。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本来有诸多争议的劳动教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却少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即便是有,复议变更或 合适的取而代之的办法,主张以立法的形式使劳动教养制度合法化。笔者认为,这种简单地以立法的形式保留劳动教养制度的观点,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教养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8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裁决之现状 就行政裁决的现状而言,除司法部1990年颁发的《民间纠纷调处办法》赋予乡镇政府对各类民间纠纷以裁决权外,国家还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赋予 和谐安定是关键之一。日本在劳动纠纷领域建立了斡旋、调停、仲裁等系统性纠纷解决制度,罢工或其它激烈性对抗行为较少。国际劳动争议之统计发现,日本劳资争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23.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的保障,包括行政程序保障、仲裁程序保障和司法程序保障,内容不限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本文试图从工伤的实体保障与程序保障两个角度展开一点初步的 收费制度应当改革。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2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不收费” [22],这两条规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02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仲裁不具有一裁终局的效力,根据我国《劳动法》第83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许多国家的法律对此都予以明确确认。即便在有些情况下,法律规定在启动某一个争议解决方式之前,必须进行强制性调解,所谓的强制性调解也不应被理解为侵害了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