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的规定,出租人的土地或房屋在交付于承租人后,由出租人让与第三人或为第三人设定其他权利的,受让人代替出租人取得在其所有期间因租赁关系所产生的 土地租赁权与地上权合称为借地权,赋予二者同等的效力。借家法则赋予未登记的建筑物租赁权以对抗受让人的效力,前提是建筑物尚未交付给受让人。显然,在现代大陆法系民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5.html -
了解详情
尺(pes)以便于通行和犁地。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的宽度,直向为8尺,拐弯处为16尺,建筑物的周围应留2.5尺宽的空地以利通行 根据其不动产的位置与公共福利的关系作出如何正确地行使其权力的判断。该理论强调不动产所有权的享有和行使必须服从于社会的平等和公众的利益。如果所有权人行使权利妨害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97.html -
了解详情
而地役权则是土地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人役权与地役权的共同点在于:〔3〕其一,它们都是附加于所有权之上的负担,限制着所有主对自己权利的享用。它们都 希望获得晚年生活之保障;其二是作为建筑造价补贴组成部分,如居住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才使得建筑物得以建成之情形。〔4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立法上设计了各种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4.html -
了解详情
这主要涉及物权登记、征收及国有化等事项。例如:《德国民法典》第873条规定土地权利的取得除应有当事人的协议外还应登记,且规定 “……权利人已将符合土地 1996年版,第17页。 [16] 关于生存利益、生存权与物权社会化及租赁权物权化的关系,参见《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第57-58、61-62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2.html -
了解详情
物、悬挂物,一般情况下,这些设施或者物体的脱落、坠落与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在管理、维护时存在过错有很大关系。另外,被侵权人通常并不了解建筑物等设施及其 对其行使求偿权。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土地上之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所致他人权利之损害,由工作物之所有人负赔偿责任。……如别有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58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观念上被分解为或者说被视为数物(如建筑物之区分所有权、土地通过登记的观念区分等);客观上或物理上独立的数物,法律观念上也可视为一物,而 已有明文规定。[④] 以登记备案为成立要件的权利质权发生并存现象时,其位序的排列应比照登记的抵押权之间的关系,适用先登记原则与同时同序原则。 对于登记的动产抵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0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时,应为邻人专有部分的权利的行使提供必要的便利 。 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立法建议 1、 取消明示的表述。这是因为:(1)对于建筑区划内 或优先承租权,可以从同等条件的突破开始来实现应当首先满足业主需要的立法目的。 5、正确处理好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的关系。物权法主要是处理平等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219.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被征用土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无法对抗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一旦土地被征用,被征用土地上居住的居民就必须搬迁,如何保护拆迁居民的利益就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和 补偿。土地征用是政府强制性取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方式。这种所有权的转移是在有偿的方式下发生的。在此过程中,土地权利的转移不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64.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被征用土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无法对抗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一旦土地被征用,被征用土地上居住的居民就必须搬迁,如何保护拆迁居民的利益就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和 补偿。土地征用是政府强制性取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方式。这种所有权的转移是在有偿的方式下发生的。在此过程中,土地权利的转移不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42.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被征用土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无法对抗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一旦土地被征用,被征用土地上居住的居民就必须搬迁,如何保护拆迁居民的利益就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和 补偿。土地征用是政府强制性取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方式。这种所有权的转移是在有偿的方式下发生的。在此过程中,土地权利的转移不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