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管理手段向开放、协商、参与等软性治理方式转变,公共行政奉行的法制、服务、效率、责任原则为实现行政双方关系和谐提供了理念支撑和价值导引,也给传统 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程序的控制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在实体上不得不赋予行政机关很大的权力。 [21]兼具合法性和合理性约束的法律程序,本身就是对行政权的规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3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制监督和救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纳入行政法学体系中进行研究。25近来,由于行政程序研究的兴起,行政程序在行政法学体系中如何定位亦产生了不同看法。 怀疑态度,秉持个人主义传统的理论,则强调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因而其所认为的行政法就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0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处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制监督和救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纳入行政法学体系中进行研究。25近来,由于行政程序研究的兴起,行政程序在行政法学体系中如何定位亦产生了不同看法。 怀疑态度,秉持个人主义传统的理论,则强调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因而其所认为的行政法就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0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处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4.html -
了解详情
听证制度,且有相互融合的趋势,注重对行政权的制约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行政程序法治化应是西方依法行政的共同发展趋势。“行政程序法的颁行,是法治国家法治 ,救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是西方各国依法行政的共同演变趋势。三、西方依法行政对我国依法行政的启示在中国如何实现法治的基本道路上,我们既反对“全盘西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和环节来实现这种平衡方面,政府法治论的思考相对更加具体。特别是从现实的眼光来看,在法治观念尚未普及的中国,更应该强调行政法对行政权的规范和控制, 强调的是行政法对行政权的规范和控制作用。[33]政府法治论所注重的政府行政权力的授予、运用、控制、责任等环节都可以通过实体和程序规范的设置得到制约和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669.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事后对行政监督、救济过程的有效参与等。相对人参与整个行政过程有利于控制行政权的滥用,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权利制约权力原则实现的途径。 ,《時の法令》1975年第912号。 [50]杨海坤等:《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的角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51]参见[日]山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2.html -
了解详情
制与代议制、借助理性之立法捆绑起专制行政的手脚,将行政权严格控制在以法划定之运作区间,并借助严苛的司法审查打击行政职权的滥用,在这一公民权对行政权的能动对抗中,成功捍卫了人们经济上之私有财产权及政治上之自由。然而在人类依凭理性的形式去实现理性的过程中,理性的本体反而为形式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1.html -
了解详情
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控制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着必要干预不足、不必要干预过 的招标评审委员会等。 4.人权尊重原则 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体现人权尊重原则,实现人道主义行政或仁政。我国历来重视人权问题,已经加入17个国际人权公约,签署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10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使提出质疑。 其次,改革法院现行的行政化的运作机制,割断法院体系与行政体系的内在联系。从我国的现状看,司法权对行政权的依附不仅表现在权力配置关系上, 。因此,实现司法独立可以从在体制层面上使司法权摆脱对行政权的控制入手,而最终还需完成观念层面上的彻底转变。 八、审判独立:司法公正的程序构建 在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60.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国宪法初期也一样。的确,在行政程序的正当化这一点上看到了新的动向,可以说抑制公权力之发动意义上的权力控制成为一般性态度。但是,在公害问题 行政権の実力行使の法理と実態法律人增刊1977年〉28页以下)。 [30] 关于这一点,我国现在仍采用行政权的自力执行法制(不需法律授权),与司法执行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