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行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以最终确定该标的物能否执行。[5] 第三,归纳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情形。有学者归纳了在执行 在诉讼中贯彻纠纷一次性解决的司法理念,判决书的事实部分对于当事人及参加诉讼的人在后诉中能产生争点排除的效力(collateral estoppel),而对于其他人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038.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工作总体上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以 、条件、原则、程序,统一规范各种监督文书的格式和制作要求。二是建立健全跟踪报告制度。要建立审判监督工作台账,逐件跟踪纠正情况,记载监督结果。三是探索建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98.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规定比较笼统,刑事审判监督的手段缺乏刚性。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0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 庭审过程中程序方面的违法事项和法官庭外调查取证等诉讼活动的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量刑建议、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等监督手段。三是完善刑事审判监督工作考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35.html -
了解详情
其难以起到保障实体权利的作用;(2)民事诉讼不存在像刑事诉讼那样公、检、法三机关的分工制约,整个民事诉讼从当事人起诉到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的全过程,都由法院 教授。 【注释】 [1]参见景汉朝、卢子娟:《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2][德]奥特马.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8.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监督者多大的权利,人世间的监督者都不是神,而是由人来担纲的,因此,永远存在着谁来监督监督者以纠正可能甚至必然会存在的监督者的错误问题。[7] 首先 等。[8]第三,拓展监督范围。作为人民检察院专门的监督机构,其对审判权的监督视角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公诉案件的监督,还要监督自诉和简易程序案件的审判,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29.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有了很大的进步。[1]但是,由于《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规定仍然停留在审判监督程序的层面上,从而使得申请再审与原来的申诉没有实质的区别,当事人 保障的。(4)当事人在诉讼中未经合法代理的,包括:1)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在无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的情况下自行进行诉讼的;2)委托代理人未经特别授权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11.html -
了解详情
才有权审理抗诉案件,结合民事诉讼法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规定,很明显,只有第三种观点才符合《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而按照其他两 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所开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那么,在立法本身尚未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11.html -
了解详情
对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制度再次予以肯定和确认。但是1979年7月1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对民事 检察建议,建议法院依法再审。法院不是按照检察院启动的审判监督程序再审,而是按照法院启动的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法院再审结束时,应当将再审结果通知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03.html -
了解详情
有相应的请求权来支持;第二,审查当事人所主张的请求权是否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作基础;第三,审查当事人所主张之事实是否满足当事人所援引之法律规范在构成要件上的要求。 监督职责,民检部门对其自身的任何改革,都应坦然处之。 第五,此次修法对审判监督程序修改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申诉难问题,更进一步的目的是化解矛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0.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规定让人费解。因为,审判权和审判监督权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权力,理应由不同的机关行使,在一个国家的诉讼制度上,设计两种审判监督程序是没有必要的 独立进行,通过检法的配合和制约,确保司法公正,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 第三,将再审启动权赋予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民事诉讼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