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进一步落实独立审判原则,改革法院体制和人、财管理模式 要在我国建立以法官为中心的审判机制,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简法官,对现有法官 这种制度实际上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两审终审制度,使一、二审的意见合一,侵害了当事人的上诉权;同时这种制度延长了诉讼时间,增加了诉讼成本。应修正请示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34.html -
了解详情
。 一、进一步落实独立审判原则,改革法院体制和人、财管理模式 要在我国建立以法官为中心的审判机制,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简法官,对现有法官 这种制度实际上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两审终审制度,使一、二审的意见合一,侵害了当事人的上诉权;同时这种制度延长了诉讼时间,增加了诉讼成本。应修正请示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22.html -
了解详情
予执行的裁定并立即执行。 三、行政诉讼先予执行制度与民事诉讼先予执行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在我国,行政审判脱胎于民事审判,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97条规定: 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等。因此,行政诉讼中先予执行制度最初建立的基础一是审判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和参考模式就是民事诉讼中的先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05.html -
了解详情
类型相适应的原理。我国既没有三审终审,也没有对小额诉讼的一审终审或有限制的上诉程序的规定,所有案件基本上适用同样的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 诉讼审组制度改革初探”,载《法学评论》1993年第6期,陈桂明:“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杨荣新、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075.html -
了解详情
受审人及其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被害人及其代理人都有权提出上诉,民事原告人、民事被告人及其代理人可就刑事判决中有关民事诉讼的部分提起上诉。[3]上诉审法院 还有一系列诉讼制度加以保证,即对终审判决实行审判监督程序、死刑案件实行复核程序、检察机关实行法律监督。[9] 3、还有人认为,我国目前两审终审在有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1.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对个案进行审查监督和通过司法判例循序渐进地完善法律体系,在按照中心工作的变动而随时调整司法政策方面显然比审判监督程序反应迟钝。然而,随着法治目标对 终审制以前,我国的审级制度是“以两审终审为原则,以一审终审和三审终审为例外。”取消三审终审制的理由之一是方便群众诉讼和避免诉讼拖延而造成民事法律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3.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制度的客观性与社会现实性之间的冲突目前仍然是困扰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它已经成为了阻碍民事 上的冲突则表现为根据两审终审制度产生出的司法裁判的终局性在适用再审制度时被打破。因此,从民事诉讼原理上讲,两审终审制度通过设立一审和二审程序得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624.html -
了解详情
扮演着改革中轴的角色。 总体来说,国内民事诉讼程序作为解决民事争议的主力军,构成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典的主干。四级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体例,决定着 法学院教授。 【注释】 [1]许德珩: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的说明,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程序参考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687.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认为,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一项补救制度,是对两审终审制的一种必要的补充。然而,由于再审程序启动的随意性,导致人民法院终审裁判的权威性受到极大的削弱 月27日,第A3版。 [20]黄宜:《论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改革》,载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热点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0.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诸多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本文提出改革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基本思路,论述三审终审制对审理范围、提起条件 统一性;(3)两审终审使上诉审的纠错功能明显降低;(4)民事诉讼管辖原则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5)缺少专门的法律审查程序;(6)以审判监督制度弥补二审不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17.html -
了解详情